语文教学中如何避免高耗低效?“高耗低效”,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面貌一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广泛采用,但有时教学表象的“热闹”并不意味着高效。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介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对策一
	一、对照练习,确定教学目标,避免目标模糊
	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写下的是教学目标,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但教师对教学目标关注不够,有的从教参上照抄,对其由来和依据不甚了了,很难谈得上在教学中落实;有的将教学目标机械地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看上去新颖、全面、具体,实际上很难全方位实施;有的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信息技术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似乎高瞻远瞩、目光长远,实际上是把宽泛目标当成了具体目标,把长远目标当成了当下目标。教学目标模糊必然影响到教学的设计、实施,影响到教学实际效率。
	语文教师备课时应当首先考虑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要对照课后练习,针对具体课文内容,突出重点训练项目,实实在在、清清楚楚,体现语文学科的特性,体现课文体裁、内容的特色,使教学目标成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南”。
这些教学目标与课后练习相互对应,紧扣课文、特色鲜明、简洁明了、易于实施。按照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的实际效果。
[图片0]
	二、依据练习,设计教学板块,避免繁杂
	教学设计极具主观、个性色彩,它是教师教学理念、思维水平、实践智慧的直接反映。面对各种纷繁的教学设计版本,教学理念滞后、思维水平低下、实践智慧不足的教师往往难以取舍、无所适从,将各种“特色”环节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这样一来,教学设计必然繁杂,成为难以把握的“流”。“开洋船”“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是这种教学设计的形象比喻。其实,处处重点,就是没有重点;处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教学设计繁杂必然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教学设计应该依据课后练习,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学会取舍,以小“舍”保证大“得”。设计要体现块状结构,板块明朗,凸现课后练习的重点要求。教学设计的明晰反映出教师教学思路的明晰。不蔓不枝、朴实自然的教学设计才是富有成效的设计。
	语文教学对策二
	1.紧扣新课程核心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引进其他学科的资源进行综合教学,既能够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又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喜爱,才会自觉地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改变“高耗低效”的现状。
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汪曾祺先生的文章《胡同文化》时,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讲述和胡同有关的趣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及的相关知识。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胡同文化的魅力,教师还可在课后活动环节带领学生参观胡同,切身感受胡同文化。
[图片1]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语文学习
	调查发现,不少高中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认为只要背一背就能学好语文,这无疑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观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蕴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语文学习。
	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中的《边城》(节选)时,教师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了生动地描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读《边城》完整版小说,从而有效连接了课内与课外两个课堂。
	3.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灵活变通的能力,既能够有效掌控课堂,又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教师培养的投入,教师自身也要不断自我学习。
	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中的综合学习专题《兰亭序》与书法文化时,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主动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提升书法文化修养,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准确无误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语文教学对策三
	一、开展活动式作业开展活动式作业。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与唱、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吸引力。
	二、开设“自选超市”作业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A、B、C等组别,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自选超市”式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这样设计练习能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情境性作业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在虚拟的情境中,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意境中陶冶情操,从而完成趣味性较强的作业,为语文作业设计打下广阔的天地。如在教学《李时珍》一课的重点句“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有位教师让学生闭眼,在老师的描述中展开想象:“背着背篓的李时珍开始了他漫长的采药之旅。到处都留下他深深的足迹,在烈日炎炎的山顶;在大雪纷飞的野外;在狂风怒吼的山林;在陡峭的悬崖;在长满荆棘的小路上……只要听说哪里有名贵的药材,哪里便会出现他的身影。”(停顿片刻)然后问学生,李时珍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在什么地方?正在干什么?这些有新意的情境性作业就像涌动的清泉,无声地给作业带来了活力。
	四、开发自主性、合作性作业还可以让学生自行布置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特长、张扬个性的园地,教师不作任何刻板规定。学生自行布置作业,可以充分体现民主平等精神,可以让作业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以上是对改变小学语文作业的高耗低效现象的一点尝试。追求有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让我们一起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