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孩子发小脾气?自己的孩子在众人面前“脾气发作”,对妈妈来说这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在众人面前有异常表现的时候,妈妈们可能首先想的是自己的面子,却很少真正地去关心孩子此时的心情和感情需要。于是,妈妈们便会对孩子的行为很快地加以压制。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妈妈作为一个成人,自然懂得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应该有的。在孩子情感表达上父母也是有明确的概念的,对于孩子来讲什么样的情感是值得赞扬的,而什么样的情感则是不应该存在的。
[图片0]
而孩子年龄还小,他们没有形成这样的概念。比如,孩子在两三岁左右的时候会很爱发脾气,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容易冲动,对自己的脾气根本没有自制力,对挫折的容忍程度往往也是有限的。孩子要到外面去玩,妈妈不允许的话,孩子会想为什么不允许,如果想不明白,有可能就要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对于四五岁以上的孩子,对挫折已经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同时,也能够明白一些事理,如果此时孩子还频频哭闹、经常发脾气,那么其原因大多在妈妈身上。
妈妈们应该明白,发脾气是孩子正常的情绪宣泄,不要总是责备孩子,要允许孩子发发小脾气,但要找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并想办法不让孩子发脾气。对于孩子来讲,他喜怒哀乐等情绪往往是毫无掩饰的,孩子敢爱、敢恨、敢说、敢笑,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孩子能及时宣泄自己内心各种情绪,只要不干扰其他小朋友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就可以,妈妈要细心地去观察孩子,然后对孩子足够理解,允许他们去自由地表现,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才能保证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发脾气虽然属于孩子不良的情绪宣泄,但是一定要容忍孩子发发小脾气,更要找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以便对孩子进行安抚。一定要根据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对症下药”,这样方能奏效。
1.给孩子发脾气的权利
假如孩子正在气头上,妈妈们可千万不要立刻去阻止,要允许他发脾气。此时妈妈不妨先坐下,安静地等待孩子几分钟,看着孩子,不去打断他,全神贯注地倾听他的抱怨,不左顾右盼,这等于在告诉孩子:妈妈很在意你,我在认真地听,注意你所说的感觉。
2.妈妈不要经常发脾气
当妈妈遭到挫折后,可能会火冒三丈,此时就要注意孩子很可能会模仿你的行为来处理问题。如果作为妈妈的你总是动辄勃然大怒,又怎能够期望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不去乱发脾气,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保持比较积极的情绪,以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生气的时候,妈妈们除了表示对孩子的理解和关怀之外,还要尽量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正确地引导孩子,做些愉快的事。对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达到让其平静和放松的目的。妈妈要想办法让孩子感觉到轻松,这样会避免孩子发脾气。
4.让孩子有适当发泄的机会
如果孩子的坏脾气已经形成,此时孩子发脾气是不可避免的事,那么妈妈们可以采取冷处理方式,让孩子慢慢冷静下来;同样,也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让孩子发泄出来。比如,可以和孩子进行交谈,然后帮助孩子把怒气宣泄出来。有时,妈妈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孩子的情感,甚至会让孩子感觉到不被妈妈喜爱,并给他的个性带来终生的“残疾”,因此,妈妈们应该更加小心和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