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培养,都离开独立成长。小孩子的独立成长,也是性格培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很让老师和家长操心的一部分,尤其是家长,一边想给孩子最好的爱,一边又想把孩子培养的独立坚强,其实这两样并不矛盾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小孩子独立成长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提高孩子的独立性的相关内容。
如何提高孩子的独立性
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有一个学生学习差,有一个阶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数第一名,但是他的家长悄悄地告诉他,要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要敢于和别人竞争,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点的孩子比,在孩子进取胜利之后,家长又启发他寻找新的竞争对手,开始新一轮竞争。
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还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
如果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可先让她看看小组活动,本来家长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此时,家长可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一定要坚持一个阶段,把舞蹈学好。
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创造是自主性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需要成人的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做的:他的孩子特别爱玩泥,开始家长觉得孩子没出息,可后来发现孩子捏泥人捏的活灵活现。
[图片0]
于是对孩子说:“你要玩就好好捏,这叫泥塑,好好练,出点自己的新点子。”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在初中毕业时,捏出栩栩如生各有特色的《水浒传》中的108将,并以此成绩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
我们如何提高孩子的独立性
认知外围坏境;从小开始,多带孩子外出,购物、旅游、串亲、散步等等,凡事能带孩子去的地方,就尽可能的带孩子去。要孩子尽早的看到和认知外面的世界,并且给孩子讲解所闻所见,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要建立孩子的是非观念,不可误导孩子,首先家长的人生观要正确才行,若是家长给孩子讲歪理,教导孩子如何的自私自利,这样是错误的。孩子的心性十分纯洁。
若是家长给孩子灌输的思想和孩子的善良天性有所冲突,那么只能使孩子内心产生困惑,从而使孩子产生不安、疑惑、恐惧的心理。对于自己的家庭的住址、电话,父母的姓名等,这些一定要让孩子尽早的熟记于心,并且告诉他记住这些信息的重要性。以便孩子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准确的凭借以上信息,快速回到家中。
一路伴随孩子成长的,除了父母的正确引导,还有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并非都是童话故事,而是励志、警世、明理、智慧故事,合理的结合生活,把故事讲给孩子听,并且能运用到生活中做人处事上,对孩子帮助是至关重要的。认知生活中的外围坏境,和人生中家庭以外的处事环境,对孩子来说是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早晚必须经历的人生之路,越早奠定基础对孩子的独立性帮助越大。
如何让孩子尽快独立
多带孩子去一些环境良好的公共场合
比如:婚礼宴会、大型游乐场、健身公园等等。从小让他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让他在日记月累中掌握与别人交流处事的技巧。
让孩子尽量自己解决事情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家长尽量不要马上给予答案,有了自己解决事情的自信才会前途一片光明。
让孩子多实践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未知的事物会加速成长的过程,使孩子更容易成熟。如果单纯依赖别人孩子一辈子也不会长大。
给孩子一段足够支配的时间
孩子可以根据这段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像是画画、写字、练习舞蹈等等,从而增强孩子的自我支配意识,来慢慢懂得珍惜时间并且培养出一个甚至多个爱好。
[图片1]
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从小培养孩子做家务可以使孩子更快的适应未来的生活,也可以让孩子明白父母为了他是多么的不容易。在培养独立能力的同时也让孩子懂得如何孝顺长辈,何乐而不为呢?
怎么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首先,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多锻炼孩子,在家中最好将一些安全隐患都排出,然孩子能够自由安全的在家中进行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锻炼孩子的独处能力,不要和孩子形影不离,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从小对父母产生一定的依赖。
等孩子大了一些,我们就可以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玩耍的空间,让孩子有独立玩耍和独立学习的机会,当然必要的时候家长也要指导一下。
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立能力,让孩子自己学习是比较好的方式,当孩子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我们就可以给其一些简单的书籍, 培养孩子的兴趣。
其次,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有些时候,家长最好注视着孩子就好,而不需要一直帮助孩子,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立能力。
当孩子开始接触学校和班级之后,我们也要多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团集体活动,或者一些比赛,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当孩子自信并且自立,那么就很容易成为班级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