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LBGNBG
  • 终于发现拒绝冷漠演讲稿

    当你把幸福注入别人的心田,你是最幸福的;当你将快乐与另一笑脸分享,你是最快乐的。生活往往这样,无私的奉献有时恰恰洞开收获的大门,营蝇攫取的永远只是可怜的一点。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拒绝冷漠演讲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图片0]

    拒绝冷漠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活需要温暖,人间需要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爱来维护。不要过多地考虑自己,不要过分地算计别人,不要操心地计较付出得到多少。拒绝冷漠,让世界充满阳光,生活才会更加美丽。

    如果侯赛因国王身前不关心自己的子民,不为中东和平而奔走调解,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国民在风雨中等待在宫外,捐愿捐献自己的器官?如果燕妮不为穷苦的人奔走忙碌,她死后的墓前又怎会有鲜花的簇拥呢?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苍穹中的一颗小星,都只是深液中的一把火炬,我们心中所想的应该是别人,只有这样,天空才会更加明亮,深夜才会充满光明温暖。

    有的人为了集体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的人却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名为利抛头颅,洒冷血,宁可牺牲他人的利益。一失足成千古恨,到头来往往是一场空。纵使悔恨,又能赚得几把同情泪?

    冷漠让人们“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冷漠让人们两耳不闻他人事,一心只为谋私利;冷漠让世界充满悲惨……拒绝冷漠,让心与心靠拢,让世界充满友爱,让生活加温。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踽踽独行是多么孤寂和危险。旦夕祸福,无法预测。假如能放下冷漠,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心别人,那么,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与人方便,于己方便。“贻人玫瑰,手有余香。”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才会永远温暖。

    阳光无私地普照大地,大树无私地投下绿荫,甘霖无私地滋润禾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拒绝冷漠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冷漠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的通病,因为冷漠,我们可以对一些不光明的行为视而不见,我们可以漠视他人的生命在我们面前消逝,原因很简单,这是别人的东西,与我何干?这真是响应了鲁迅先生在文中所说过的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当然,人们的冷漠也并非完全出于内心,很多也是因为外在的压力。前几年出现的“扶老人反被讹”的事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一些老人为老不尊,利用年轻人对自己的关心进行敲诈。很多车友可能也都面临过“碰瓷”的事情。或许正是因为许多类似事件的发生导致人们不敢扶、不敢帮,而并非人们的心已经完全冰凉。

    但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些小事件的发生在别人遇到困难之时插手旁观,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让我记忆尤为深刻“一场悲剧的发生,必然要具备三个因素,加害者、被害者、旁观者,这三者只要有一个缺失,那么悲剧便不会发生”很多情况下,我们很多人都扮演了那个旁观者。现在,请拒绝冷漠,不要做那个旁观者,不要让一个又一个的“小悦悦”事件再次发生。

    这一次,我不再旁观,我拒绝冷漠,我们的社会需要见义勇为,需要乐意帮忙,冷漠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拒绝冷漠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文明”“道德”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像“扶不扶”“让不让”成了人们谈论的热点。我觉得,这并不值得悲哀,也不值得庆幸。重要的是,如果置身其中,我们能否做到问心无愧。

    道德的说教,媒体的引导,或许只是为了迎合这个浮躁的社会,面对一个个尖锐的社会热点,我们应该拒绝道德绑架,听从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舆论以及其他一些外界的力量或许可以促进善良的萌发,但那毕竟裹挟着社会的戾气,如同寒风夹杂着冰雪。但归根结底,善意是发自内心的,是自觉的。


    [图片1]

    公交车上,人人都有坐的权利,尤其是买票的人。如果一个表面上需要帮助的人以咄咄逼人的姿态去对一个行为规范的无辜者,恐怕这就不是善意的问题了,而是“恶”的问题了。不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我们永远不会明白,或许座位上的年轻人此时刚刚结束连夜的工作,已经精疲力尽;而旁边站立的老人,每天都会坐公交车一站地,只为去公园晨练。或许年轻人刚从工地出来,脚板下有大片的血泡,而老者不问青红皂白恶语相向。或许……可能的情况太多太多,除了万能的神,恐怕只有各方各自内心才最清楚吧。

    我们更应该拒绝道德冷漠。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代,纽约一个贫民区法庭审理了一桩偷窃案。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被判从面包店偷窃面包,当法官问这位老人偷面包的动机时,老人回答:“我是饥饿,但我更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虽然法官最后选择秉公执法,但旁听席上的纽约市长却要求在场每一个人为此交纳五十美分,作为对自己冷漠的罚金。

    这类事件中,最应该感到羞愧的,不是被作为小偷的祖母和母亲,而是每一位冷漠的“我们”,我们的冷漠,构成了一个冷漠的社会,让一些人不得不放弃尊严。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绝不能让我们内心的善意之火被个别的“伤感”现象所扑灭。我们不要求人人都成为君子,但我们坚决杜绝“冷漠的社会”。

    拒绝冷漠演讲稿篇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看到他的照片,他的形象在我眼里再次跳起舞来。

    所谓“鸠占鹊巢”说的就是他,因为他一转来就取代我这位“帕格尼尼”去参加镇里的小提琴比赛。老师是什么眼神呀?我希望成绩能狠狠地抽他的脸。可事与愿违,他得了一等奖。我不得不正视这位对手,他头发整洁、眼睛明亮、牙齿洁白、手指细长。走眼,我认可他;走心,我讨厌他。

    冬至的阴风冷雨将我请进了医院。养病期间,我最担心花坛的卫生,听说区领导要来人检查。那么大的风,那么冷的雨,那么湿的泥……谁会替我呢?到校后我打听得知,是他主动要做的。那天他的白鞋像沾了墨水的新毛笔。我内心像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学校迎新晚会,我紧随他报了小提琴。结果,校长主动找到我们,他希望我俩来个合奏。我觉得我俩来自不同星球,我不看好我俩的合作。不过校长发话了,我只好试试。

    他的热情很快融化了我冰冷的外壳。他提出放学后他请我吃肯德基,边吃边交流比赛事项。在肯德基店,我们除了享用美食,还决定以《春天来了》作为参赛曲目。次日,我俩按计划把小提琴带到了学校。你知道他做的最神奇的事情是什么吗?他竟然从古板的赵老师手里借到了音乐室的钥匙。那天开始,午会课、大课间、放学后,我们都在不停地演奏。对于我在演奏中存在的揉弦和泛音的问题,他也很好地帮我解决了。晚会那天,他还专门去影楼租来两套礼服,我这位“帕格尼尼”才名副其实了。我们的出场就迎来了满场的喝彩声。他想我示意后,我俩开始演奏了。很快,那一根根弦发出的动人美妙的声音响遍整个剧院,我陶醉其中。那声音犹如一阵微风,不仅飘过人们的耳边,让人如痴如醉,还使得大地万物焕然一新,犹如春天的细雨。真是春天来了!

    拒绝冷漠,成就生活。

    我们的节目反响最好,掌声把剧院都掀翻了。演出当日,班主任将照片发给我们。从那以后,我俩成了朋友,也是同学们口中的“才子组合”。

    青春的音符需要朋友同你一起演奏。我很珍惜这位才华横溢、古道热肠、认真专注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