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家长的协助、引导和监督之下,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一旦孩子养成习惯,就将决定孩子的性格,进而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相关内容。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要义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希望大家能记住:无论你的情感生活,你的事业,你对孩子的教育,都不是一天形成的。好坏习惯对人生的差别影响是决定性的。成功者每到关键时刻,遇到挑战,就想冲上去,想把事情做到底;失败者每到关键时刻就撤下来。
孩子也是一样,当他在生活、学习上有良性的习惯,那么一生的成功都有保障。2.确立好习惯的标准。作为家长,你一定知道你要给孩子养成什么好习惯。这需要思考来确定标准。让孩子从小养成成功者的习惯。自信、勇敢、坚持到底、做事认真、积极思考,这些都是成功者的优良品质。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去培养孩子的这些特质。为孩子确立生活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确立好原则:“这件事由你来负责,我监督你来完成。我们多长时间内把好习惯养成。”鼓励孩子反复行为形成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是经过不断反复的。
[图片0]
这里需要家长有绝对的信心、耐心,允许孩子失败,允许重犯错误。孩子需要经过反复的行为、反复的鼓励,最后形成好习惯。巩固和强化已经形成的好习惯。一个好习惯形成,家长必须马上跟进确认,把好习惯巩固。强化、强化再强化,直到他巩固住。
怎样让孩子养成吃饭的好习惯
给孩子必要的生活环境,吃饭是在桌子上吃的,我反对有父母在床上和沙发上给孩子吃饭。吃饭是自己的事,这个要给孩子说明白,吃饭是为了身体健康。长高,有力气。才能成大人。就这简单就行了。
孩子有自己的碗,筷子,杯子。自己的碗是为自己盛饭的,吃多少就盛多少。不要浪费。爱好物品和粮食。
教孩子吃饭时候不要有其它动作,一手拿筷子,一手扶着碗。这个动作虽然很教条,但是必须要这样。不要养成一手吃饭一手拿玩具,更不能一手吃饭一手玩手机,是一种分心的表现。
教孩子吃饭时候少讲话,原因是讲话了吃饭就很慢了,时间长了就饱了,其实没吃饱。很多孩子该吃饭时候讲话,吃饭时间过了有饥饿。那时候吃饭吃了很多,就是因为孩子一个人吃饭没讲话。
教孩子吃饭时候,米饭,蔬菜,肉等都要吃。给孩子说吃米饭长什么,吃蔬菜水果长什么,吃肉长什么。不要孩子偏食。
重要的一点就是拿筷子的方法要正确。这个很关键。孩子拿筷子的方法不对要及时纠正。我下次就分享我怎样改掉一个孩子拿筷子不正确的方法。现在还有些大孩子,甚至成人吃饭筷子都没拿好的。所以孩子吃饭这个习惯会陪伴一生。教育好很关键。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的书写习惯应该是从小养成的,孩子刚开始写字的时候父母应该在旁边指导。如果疏于管理孩子很容易养成不好的写字习惯。首先说坐姿,腰要挺直,有些孩子写字时喜欢趴在桌子上,为了舒服斜腰驼背,眼睛离纸面很近。长此以往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而且视力也会下降。
家长一定要及时督促其直起腰,坐在椅子中央。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使心理阳光。然后说握笔。握笔姿势要正确,大拇指盖在食指上或食指超过大拇指很多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握笔不要过紧,否则写字时对手指的压力很大,而且很容易累。
[图片1]
保持轻松自然,手腕发力带动笔尖,书写时行云流水。注意安全。在满足孩子好奇与学习的动机时,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不让孩子自行拿取危险物品,爸妈要替孩子拿。较大的孩子应教他正确使用方法和动作,以确保安全。
如何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
告知孩子重要性
告知孩子做家务对他成长的好处,而且告诉他做家务对于家庭的重要性,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既对他自己有好处,也能为家庭做贡献,从心理上乐意做家务。
提供奖励
表扬和奖励能给孩子极大的热情和动力,根据具体家务安排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可以绘制表格,按照积分的规定,每天做某项家务能得一个小红花,多少个小红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但是不要直接给钱或者物,那样容易让孩子变得功利,违背了做家务的初衷。
提供条件
要为孩子创造做家务的条件,首先选择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简单家务,让孩子能够轻松完成,可以设置几项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做的,比如,4-5岁的孩子,可以让他从铺床、叠衣服、扫地、浇花、取牛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项坚持做。
父母指导
父母要给孩子以正确的示范和指导,明确仔细的告诉孩子家务的操作流程及合格标准,不要不去指导就让孩子自己去干。在生活中家长也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