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KTYKGJ
  • 终于知晓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如何指导写字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如何指导写字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如何指导写字
    [图片0]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心情变得愉悦,注意力变得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写字,它是以汉字为载体的,具有独特的抽象性,学生常常会感到比较枯燥和乏味,对写字产生厌倦,因此,兴趣便成为开展好写字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写字教学的起始阶段就应当十分重视对学生写字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明确写字的目的,认识到写好字不仅能准确地传播知识、交流思想,而且是一门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   写字教学中强调快乐学习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幽默化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写字是一种享受,乐于学习;根据儿童好胜心强、喜欢模仿的特点,举办多种形式的作业展览,组织各种形式的书法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写字时学生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放些悠扬的中国古典乐曲,无疑会使他们心情舒畅,注意力重新回到练习中去。教师要随时注意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更会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二、训练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关键是打基础,而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又是基础中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千万不可轻视。教师应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指导、督促学生保持正确书写姿势的任务。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身体要坐正,两肩要齐平,头正稍前倾;坐直胸挺起,胸离桌沿一拳远,两脚平齐放地上。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左臂平放在桌面上。本子要端端正正放在桌上,当字写到每页的三分之二时,把本子往上移一移,以免把肘臂移到桌下,不能把字写好。眼与纸面不可过近,保持三十厘米左右的距离。开始练习时,这样的姿势很难保持,要时刻提醒纠正,养成习惯。把写字姿势要领编成儿歌,让学生经常唱并记牢,如:“头摆正,肩放平,身子挺直稍前倾,两腿并拢脚放平。”   正确的握笔方法是:右手执笔,在离笔尖约三厘米的地方,大拇指与食指的关节自然弯曲;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向手心自然弯曲,并靠在中指旁。笔杆紧靠在虎口上,笔杆和纸面呈三十五度左右。开始练习时,要让学生做到坐姿和执笔姿势正确后再写字,教师逐个仔细检查,对于不合要求的地方,要耐心纠正,反复纠正。在写字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养成爱惜和节约用具的习惯,教育学生保管好书写用品,并且有条不紊地使用学习用具,尽量少用橡皮、涂改液、改正纸。对写字的要求,数量要适度,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写很多字,尤其是初学写字时,要写慢、写好,逐步提高写字数量。除此之外,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注意矫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并根据家庭情况,尽可能地给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技巧   笔画是汉字结构的最小单位,是组成汉字的要素,学会基本笔画,是练字的基本环节。在学习新字时,让学生先认识笔画的名称,再结合有关事物的图像,让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形态特点,可以用笔画的运笔图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首先,让学生观察汉字正确的书写顺序,丰富感性认识,再帮助学生概括笔顺规则,提高理性认识;其次,让学生观察课本的生字表,寻找适合的字例,扩大认识范围;最后,指导书写,使之回到书写实践,巩固提高,训练学生能自觉地按照笔顺规则来写字。   四、给学生充足的练字时间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好,最关键的在于持之以恒。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完成练习任务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我对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成绩好的,完成作业速度较快、质量较高的学生,我让他们一天练习一百字左右的经典名句的硬笔书法,在练习书写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思考字形构成、间架结构、章法布局,不断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逐步形成自己的写字特点和风格。而对于速度较慢、书写比较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必须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作业,保证质量,逐步增加书写的数量。通过长期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写字的质量和速度随之得到明显的提高。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学生写字  一、学校及教师应加以重视   虽然写字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课程方案上也明确了实施的课时。但是,仍有一些学校只是做表面工作,在课程表上安排了写字课,但没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具体实施,这是因为不少教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要求学生考出一个好的分数,字写得差点没有关系。于是将写字课挪作用来上别的课程。这直接导致写字教学是一个空架子,学生没有学到应学的写字内容,错别字越来越多,字越写越差。   再者很多教师缺少基本功,平自身在书写时就不太注意板书,字迹忽大忽小,甚至写错别字。往往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正是这种不知觉给学生的写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字写得很好,但对写字教学缺乏经验,很想把学生的字教好,但却不知从何处下手,这需要更系统的学习。   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对写字教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能拘泥于形式,而要落实于教学中来,从而起到真正的实效。   二、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无论教师多么的用功,学生还是不可能把字写好。基于这种情形,我在平时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总结了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学生爱听故事,可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发他们对写字的兴趣。   比如,学生们比较熟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他从小就特别热爱书法,平时的生活中非常刻苦的练习,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甚至将饭菜蘸着墨汁吃了起来,还觉得津津有味。又如,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有时整夜不睡觉地研究书法,直到弄懂为止。通过这些故事,激发他们写字的兴趣,更让他们明白只有不断地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成功的道理。   三、规范学生写字姿势与写字习惯的养成   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是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刚步入小学的孩子,没有进行规范的写字教学,书写姿势很不正确,有趴着的,有歪着脑袋的等等,而写字好坏的一个很关键问题就是写字姿势与习惯。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有利于把字写端正,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还有利于保护视力。为此,很多老师编了一些口诀儿歌方便学生掌握。如“三个一” ――“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身离桌子一拳”;还有“身要正,肩要平,腿不动”等。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儿歌口诀是很有效的。教师在准备写字前一边让学生念一边让学生坐端正,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但是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小孩子爱动爱闹的特点,在书写时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等到全班的学生都把心静下来,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再开始指导练习写字,否则就会收获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在写字习惯方面,还可规范书写工具。适当控制低年级学生使用自动铅笔,像修正液,橡皮这样的涂抹工具尽量少用。从细心入手,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态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写字的出错率,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写字效率。   四、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1、写好基本笔画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教他们如何起笔、运笔、收笔。虽然他们有时不能理解,但对以后的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要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写字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写横时,告诉学生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写竖时,应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再如写撇时,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等。   2、认识字的结构
    [图片1]   中国汉字的结构是变化多样的,只有掌握了它的规律,才能将字写得更好。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留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注意。那么,小学时期学生可以借助田字格来练习结构,效果会更好。 小学五年级语文如何指导写字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笔具的保管和使用   一二年级学生的学生正处在学习习惯的形成期,不仅要重视他们的写字姿势方面的习惯,也要关注他们笔具使用保管的习惯。笔具完好有利于文字书写,而养成笔具正确保管使用的习惯,也对他们整体写字习惯、态度有所端正,而这正是容易被大多教师所忽视的方面。不管是铅笔、钢笔还是毛笔,要告诉学生如何最好地使用,正确地保管。   2、写字的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直接影响了字的质量,字写得好不好看,同时良好的写字状态也不易使身体疲劳。若写字姿势不当,长久下去不仅身体疲累,有害学生身体发育,也易造成眼睛近视,影响以后学习与生活。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和坐姿。执笔前书本纸张放正,正确握笔,身体坐好,背直头正肩平。写字姿势的教导要作为学生写字教学的第一课,认真指导学生,耐心纠正他们的错误,让每个孩子做好这些。   3、写字前先观察   对于每一个生字,提醒学生不要急于下笔,先观察生字的字形,什么偏旁,什么笔画,与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对于基本的笔画点横折撇捺要熟悉,运用于生字学习中,先分解笔画,再下笔书写。认真仔细的观察为接下来的书写打下基础,提高书写正确率。   二、教给学生好的写字方法   1、基本笔画要写好   笔画是所以字的基本组成,写好笔画才能写好生字。学写生字先教学生熟悉笔画,先写笔画再写全字,能够加深学生对字形的了解,写得更好。   2、重视田字格   低段学生刚开始写字,手对笔的控制力不行,要让他们按照田字格,一个字在四个的分布,了解字体的位置,有利于写出端正的字来。   3、先空书再描红最后摹写   虽然经过前期观察,但是学生笔力不行,这时候下笔过早,书写容易不规范,要告诉学生在了解了字形结构后,不要急于下笔,先看着书本上的范字按照教师示范的笔画顺序书空,几遍后再依据范字描红,临摹熟悉后自己在田字格上书写。通过观察空书描红摹写的程序,学生写出来的字基本都能合格,也让学生养成先思考再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师的注意事项   1、随文写字,识字写字相结合   低年龄段的学生学习注意力最易分散,所以过多的生字抄写不利于他们学生。而新教材对低段语文汉字教学有一定量的要求,如何让学生轻松自然有效地学字就很关键。教师要在识字时关联地教学生写字,认识一个新字可以结合字形相近的字总结归纳相同点,再让他们练习书写,随文识字,随文写字。   2、身体力行,做好示范   示范是低段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但实际效果却不算太好,也存在问题。该年龄段的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模仿力,但精力学习力有限,若教师的“示范”太快、太多,就起不到该有的效果。所以示范教学中教师的耐心、细心就很重要,示范的字要简单、过程要慢,笔画顺序要让学生理解。   3、保持关注,及时纠正   一对多的教学,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一下子教会所有学生,所以教师就要在写字教学过程中保持关注,遇到错误的不当的情况要及时纠正。如果学生一次写错不能改正,以后就更加难改。写字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持耐心、细心,自然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学好汉字,让他们写好每一个字。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写字指导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写字教学一向不被大人们重视。虽然课程标准有要求,中小学课表中也排入了写字课,但实际上挂着“写字课”,上着“语文课”的现象很普遍。即使上写字课,老师也不过是发下写字教材,让学生自己比对写字,教师很少按照写字教参进行教学。书法开始日渐式微,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是否有一天会成为需要国家重点扶持才不致消亡的“濒危物种”?   写字频率过高等原因使学生写字基本功堪忧。大量的课内外作业、满堂灌的教学,使学生的书写频率越来越高。学生为完成任务,不得不提高写字速度,不得不丢弃一笔一画的正楷字,代之以自行创造的很难辨认的连笔字。加上老师、家长片面认为只要学生能写就行,对执笔方法、书写姿势、间架结构、笔画布局等往往不予重视。这种种原因就导致学生的书写质量不高。据了解,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了大量作文考卷因卷面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故而无法评阅而被评卷老师转交语文评卷顾问的情况。   二、分析结构,抓好起笔   要写好字,结构的分析很重要。在结构分析上,不要只停留在“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上下结构,上小下大”这种表面上,要分析深入、细致。例如“满”“呼”“到”“耐”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它们的左右部分比例大小、位置高低都是不一样的。“满”和“呼”一样是左窄右宽,但是“满”左右部分的位置高低、部件长短基本一样,“呼”的左边“口字旁”就显得短小、右边“乎”要宽长一些了;再看“到”和“耐”,一样是左宽右窄,但是“到”左右部分的位置高低、部件长短基本一样,“耐”左边就要写短写宽、右边要写长写窄。这些字如果把它们左右部分都写一样大小、高低一样就不规范了。   分析好结构,还要注意字的起笔。一个字的起笔很重要,起高了,在在整个格子中间或者整行字中就会偏高,就会导致书写不工整。所以,老师在指导生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看清楚字的起笔位置。例如“满”字是左右结构,起笔是点,这点要写在左边偏上部分,不能写低,一低,右边的草字头就会写高了,学生就不自觉地把草字头盖住左边的三点水,这个字就变成上下结构而写出错别字了,即使没有把草字头盖住左边的三点水,这个字写出来也是不规范的。再如写“呼”字,起笔口字旁的竖就要写低一点,如果写高了,右边“乎”字的横一写长就又成为错别字了,即使不是错别字,整个字也会显得头重脚轻。   三、观察中空,摆正笔画   每个汉字笔画之间都有中空,我们要通过观察,首先分析这些中空的关系,再指导学生摆正笔画写好字。一般来说,一个汉字里的所有相同笔画,中空是均等的,例如“冒”“昌”“富”等字,都有很个多横,而各个字内所有横的中空就是均等的,如果没有把横的位置摆正,使之中空大小不一,写出来的字就不端正。例如“冒”字有七横,这七横之间的间距应该都是一样的,有的学生写之前没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动笔写了,一下子就把上面的“曰”字写得很大,中空很大,结果发现要写下面的“目”地方太小了,于是就拼命挤,只好把“目”字写小。最后整个“冒”字虽然写在格子里或者写在线上了,但是由于这七横的间距不一样了,整个字就显得不端正、不美观。不仅横这个笔画多的汉字书写要注意均等中空,其他笔画也一样,比如“扁”的下部,“棚”字,这些字的每一竖中空也是均等的,书写前也要先提醒学生观察竖的位置,想好怎么摆正这些竖的位置,才不会出现“先松后紧、中空不一”导致字不规范的现象。   四、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较运笔方法:教学“横”,在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学竖,我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   比较间架结构:教师除了要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教学“皮”,在观察“皮”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得太窄,有的写得太宽……这时我将他们的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