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考试时面对试卷,不可能向任何人请教,只能独立思考问题。因此,要想让你的孩子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平时培养他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国内的中学学习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因此家长才应该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条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毕竟,在高考中,孩子是要自己独立面对的。那么,如何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呢?
[图片0]
1.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知识
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一段时期学到的知识讲出来。要求是越通俗越简单越好。把课本的话变成自己的话,就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让孩子对各种题型整理归纳
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做了一定题目的基础上,对题型分类整理,概括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这种独立的思考,孩子再见到类似题型,就可以按部就班得出正确答案。
3.陪孩子讨论难题,按思考的点打分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讨论难题,孩子只要想出了一个角度或者一个步骤,都给加分。这样可以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题目,明白只要多思考一点,就离成功近了一步。
4.让孩子编题目考父母
家长可以让孩子根据所学知识,编题目来考父母。编题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的过程。当孩子能在题目中设置各种圈套,家长就有理由相信,这些圈套在考试中再也难不倒自己的孩子了。
5.站在孩子一边
当孩子的独立思考不符合标准答案,被老师判为错误,父母应当站在孩子一边,大声夸奖孩子了不起,想得比老师都多。同时也要跟孩子讲清楚,我们既然要在考试中拿分,就得按照出题人的水平来做题。
6.在生活中,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在生活中,当孩子对父母说出了真实看法,不管是错是对,首先都要鼓励孩子能独立思考。如果想法不对,父母可以以平等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由孩子来自行判断,切记不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