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对方的立场事例
人可以不远千里跋涉,只为了与知心的朋友共聚一堂,做一次彻夜长谈。但是,很不幸的是有很多人却认为自己没有谈话的对象,也没有可以依赖的朋友,更没有诉苦的对象,其实,这样的想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相反,这世界上也有许多喜欢替别人乱出主意的人,其实这两种人都并非人们所需要的人,一般人所需要的是可以了解他、理解他、喜欢他、安慰他的人。
有一次,一个出租车女司机把一个男青年送到指定地点后,对方掏出尖刀逼她把钱都交出来,她害怕地交给歹徒300元钱说:“今天就挣这么点儿,要嫌少就把零钱也给你吧。”说完又拿出20元找零用的钱。见这个出租车司机这么爽快,歹徒有些发愣。女司机趁机说:“你家在哪儿住?我送你回家吧。这么晚了,家人该等着急了。”
这个歹徒见司机是个女子又不反抗,便把刀收了起来,让女司机把他送到火车站去。女司机见气氛缓和,就不失时机地启发歹徒:“我家里原来也非常困难,咱又没啥技术,后来就跟人家学开车,干起这一行了。虽然挣钱不算多,可日子过得也不错。何况自食其力,穷点儿谁还能笑话我不成!”
见歹徒沉默不语,她继续说:“唉,男子汉四肢健全,千点儿啥都差不了,走上这条路一辈子就毁了。”火车站到了,见歹徒要下车,这女司机又说:“我的钱就算帮助你的,用它干点儿正事,以后别再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了。”
一直不说话的歹徒听罢突然哭了,把320元钱往她的手里一塞说:“大姐,我以后饿死也不干这事了。”说完,低着头走了。
女司机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考虑自己的危险,而一直站在歹徒的立场上,为歹徒考虑,最终打动了歹徒,达到了说服对方的目的。
如果你在交际时话语中的意思都是为别人考虑,别人又怎能不感动?又怎能不被你打动呢?
任何人都可以培养起了解他人的能力,只要他能自如地掌握有关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使对方和自己同时发展这一力量,即能看透对方内心的力量。比如说,当对方遵照你的意见做事而觉得疲惫
不堪,因此和你发牢骚、抱怨的时候,如果你能够洞悉人心,便能立即察觉。精神上感觉疲倦,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在做不想做的事;二是他不能做想做的事情。如果你了解这一点,你便能帮助这些精神上疲倦的人从精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图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