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SZDFSL
  • 总算明白怎么说话有分寸

      怎么说话有分寸

      张弛新调到一个单位,他很想和同事们搞好关系,所以凡事总是热情主动。

      一次,一位同事在家和太太吵架闹离婚。张弛听说后,以为同是一科室的,又都是年轻人,就“主动热情”地开导人家说:“咳,离就离呱,现在这年月,离婚正常,不离婚不正常。你没听,现在朋友一见面都这样问:‘离没?’……”张弛的话本属于半开玩笑的“无意”,可那个同事却听出“刺”来,认为张弛是“有意”对他奚落和嘲讽而大发脾气,弄得张弛很尴尬。

      这一尴尬的产生就在于张弛没有掌握好说话的分寸,对同事的心理性格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一厢情愿地“热情主动”。结果说话不中听,让人扫兴不说,还引来误解。

      与人相处,说话要讲究分寸。话太少不行,现代社会中的人大都属于社交型。那些少言寡语的人,会被大家看成不合群、不善交往,久而久之,就会被大家所孤立、难以跟别人亲近。不过,话多了也不行,容易让别人反感,而且也容易让别人误解,认为你是个轻浮、不稳重的人,还容易落下个“乌鸦嘴”的名声。因此,在现实的交际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别人,把握说话的分寸,否则就会令人际关系恶化,最终导致为人处世上的失败。那么,我们该怎么把握说话的分寸呢?

      1.要注意随时关注对方的反应

      与人交谈时,一定要时刻关注对方的反应,看对方是赞成还是不以为然,以便随时调整你的说法。如果发觉对方神情不屑,不愿意多听的样子,那你就应该果断地想办法收尾;如果发觉对方一副乐于接受的表情,那你就应该单刀直入,不要再绕什么圈子了;如果发觉对方一副怀疑的表情,那你就应该多作解释;如果发觉对方有想要插言的意思,那你就应该立即把话语权让给对方,请他发表意见。而对于他的回答,你要特别留神,注意其说话的语气。

      比如,同样一个“哦”字,就有几种不同的表示:“哦,”是表示知道了,“哦?”是表示疑问,“哦!”则表示惊讶。再如,对方说“好的,以后再谈吧”,这是在拖延,表示对方不肯接受;“好的,就这么办吧”,这是肯定,表示对方完全接受;“好的,我替你留意”,这是保守的回复,表示对方没有把握;“好的,我替你想办法”,这是肯负几分责任的意思;“好的,等我研究研究再说”,这表示原则上可以同意,而具体办法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如果说“好的,你听我回信”,则意味着对方愿意帮忙。

    [图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