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RMOYRF
  • 总算知晓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对于正在学习与成长的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好习惯,可是现在有好多孩子在学习中,一遇到难题时,就向父母要答案。如果父母对孩子有问必答,时间长了,孩子会养成依赖的习惯,遇到问题时不会独立思考,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一点好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图片0] 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必须让他学会独立思考。因为独立思考的人多有与众不同的思想。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所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学习,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更能适应变化。思考、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管从哪方面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1. 独立思考可以使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 不论是什么知识和学问,它都是有它的逻辑体系的,阅读因为受时间、环境的影响,势必将其割裂。这时,借助于思考,我们可以把它们连贯起来。此时,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就会成倍增加,收获会更多、更大。 2. 独立思考有助于记忆 思考时,必然要对所学的东西像过电影一样走一遍,这无疑会加强记忆;思考中的排列组合等一系列条理化过程,必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将知识有条不紊地存储起来,这对记忆会大有帮助。 3. 独立思考可以将脑中的知识加以鉴别,去伪存真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是一个海量的存储器,去粗取精是一个必要的步骤,只有经常地删除一些东西,备份一些东西,我们的脑子才好用。至于那些错误的东西,则更不应该占据我们大脑。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父母可以采用以下的秘诀: 1. 倾听孩子叙述自己的想法 尽管孩子的想法常常是天真、幼稚甚至可笑的,但父母不要随意否决他的想法,要抓住他谈话中有趣的、有道理的论点,鼓励他深入“阐述”,使他尝到思考的乐趣,增强自我探索的信心。 2.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去想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去想,比如,刚刚买回的积木,孩子可能不太会搭。父母可以给以引导,聪明的父母是不会把示意图给孩子看的。父母要给孩子留下思考的机会与空间。 3. 训练孩子思考的习惯 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不完整的答案,让他自己去动手、动脑,这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 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 许多孩子都有较强的好奇心,每当见到一个新事物,总想更深入地去了解,往往会不自觉地摸一摸、问一问、拆一拆、装一装。对这些行为,许多父母很是烦恼,经常批评孩子。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究和旺盛求知欲的表现,父母的呵斥会挫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正确的方法是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并且启发孩子“异想天开”。 5. 培养创造性思维。 独立的思考需要创造性,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鼓励孩子编故事,并把它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运用自己的想象与推理能力,得出出人意料的结论。 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命题,告诉他你要给他做秘书,然后完全按照他的语言记录下来,不要加以修饰。这种实践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过程,孩子们会非常愉快地想到“原来我还会进行创造,而且创造出这样有趣的‘思想’来。”这种对创造、对思考的热爱,会使孩子终身受益。一些著名的发明,就来自于发明家幼年时异想天开的想象。 孩子最初是很少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他们还不善于思考,总是说:“妈妈说……”“阿姨说……”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早一点从“别人说”转化为“我认为”、“我主张”。“别人说”表明孩子只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