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是什么?是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国考公务员攻略申论的相关内容。
[图片0]
国考公务员攻略申论:
一、命题趋势分析
申论考试的整体特点以及材料的文字构成以及考试的题目侧重,预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继续在6000-8000字的材料范围内,材料仍然是数据、案例相结合,题目仍然沿用四道小题目和一个作文的命题趋势,这些都是国考考试申论的整体特点,应该不会有大的方向的变动。
二、命题新特点
在题目的命制中,每个题目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微调整,会有一定程度的小创新。比如,在归纳概括中,会有除了概括原因和影响之外的比如概括经验。而且归纳概括题型中现在还有考察命制标题的形式。虽然会有一定的创新,但是依据材料找要点根据要点适当进行逻辑和内容的优化,仍然都会是我们答题中永恒不变的原则。
提出对策题,很多同学开始不重视。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不要以题目考察的频率来定复习的侧重。尽管提出对策单独考察的概率不大,但是无论是综合分析还是贯彻执行甚至包括我们的归纳概括,都对提出对策有所涉及。考生在提出对策作答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可以找出来对策,但是不会扩充。所以想要解决这个,希望考生能够对一些评论文章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对策扩充的范例并且适当积累,解决无法扩充对策的问题。
综合分析和公文写作仍然是我们的重点题型,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是考察难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综合分析本质是深度的归纳概括,所以建议考生想学好这个题型就是对材料进行深度的研究,至于公文的撰写,建议考生一定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对公文范文进行收集和整理,明确答题的核心方法,甚至会有依据材料进行整合答疑的能力,这将是我们获得高分的很重要的一个前提。
三、方法小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申论的备考和复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所以建议考生能够根据中公教育专家给出的学习方法指导,再结合申论的真题进行研究和复习,祝福大家取得好成绩。
国考申论高分攻略:
标题总论点鲜明。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文章写作题目而言,具体来说就是:文章标题不宜过长,应具备高度的概括性;标题要能够较为明显和直接地反映出给定资料的主题;标题应该体现文章总论点。
首段明确观点。针对题目所设计的问题,在答案的伊始就要开宗明义做出正面的回答,表明立场,明确观点,提出纲领。
首句总领。在申论考试的作答过程中,无论是后面的文章写作题还是前面的小题,考生在作答过程中,都要养成一种作答意识,即首句领起论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阅卷者迅速抓住采分点。
关键词、主题句的挖掘。关键词、主题句往往体现考点,而主题句通常是首句,关键词往往在首句中和尾句中;因此,专家提醒考生要注意从首句和尾句中发现蕴含材料主要信息、主要观点的关键词、主题句。
以问作答。阅读给定资料前,先看一下试卷后部的试题,了解作答要求,明确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去读材料。
在作答中“回头看”。申论考试的答案源于给定资料,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边作答边阅读给定资料,根据作答的实际需要,遇有一事不明、一个问题难解、一处观点吃不准,就要返回资料核对原文,查找依据或来源。
由材料揭示的问题反推对策。专家认为,在作答提出对策的题目时,可以在材料中直接找出对策,也可以由材料的事例推出对策,还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反推出对策。这是作答对策类试题的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要有点睛之笔。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很多考生也会有意识的在文章中,体现文章的点睛之笔,但是很多时候,考生的所谓点睛之笔就是从材料中直接拷贝过来的,而材料的内容阅卷者已经熟记于心,已经不是新鲜的内容。所以,专家认为,吸引眼球的论据可以是别人的警句,文章的点睛之笔一定是作者自己的警句。
要有吸引眼球的论据。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考生的思想和文笔可以平凡,但是观点决不可以平庸;可以没有惊人的创意与精彩的论述,但决不可没有权威的论据。因此,所想让自己的文章能够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就必须有求新意识。
卷面要整洁。修改要慎重,确定要修改的才修改,否则卷面乱,要影响分数。
[图片1]
国考申论的高分步骤:
素材阅读丰富备考。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国考申论文章题目备考部分总有考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大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在广大考生眼中,申论材料是厚重而枯燥难懂,提起笔半天想不出几句话,由此也导致文章备考畏难情绪严重,错失文章提升良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难题,不过是平时对申论材料案例素材积累不足,难与申论材料产生共鸣,写作是缺少驾驭材料能力。根据近年来国考申论材料的呈现不能看出,申论材料一般以案例型材料与观点型材料占多,大都来源于媒体报道、评论文章、理论著作、政策法规等,只要事先多看资料,多积累,就能达到与材料琴瑟和鸣的境界,从而提高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广大考生平时要多关注人民日报、学习中国等媒体的手机APP,尤其是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多积累亮点词汇、句式,可以准备本子进行记录或者在手机中形成备忘,时常翻看背诵。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发现自己平日也能大幅度提升。
写作联系夯实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只看不写终究是纸上谈兵,只有勤加练习,才能把大量阅读积累的素材进行灵活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融会贯通。但在实际备考中广大考生很难做到每日一篇文章的练习强度。因此,建议广大考生可以选取更为灵活的文章写作练习方式,可计划平均每周书写一到两道真题,每日可从时事评论开始练起,聚焦国内当天的重大国家政策或舆论热点,推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较为容易上手的书写逻辑,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时评字数可在300-800之间,结合自己的时间情况,不断加码字数,既练习写作能力又积累素材案例也夯实写作基础,一举多得。
文章修改升华分数。
好文章十有八九是改出来的。绝大部分考生在文章备考中已经把第一步读和第二步写运用的非常熟练,但是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那是因为高分文章需要不断修改来达到顶峰。如果低水平重复书写,那么只能原地踏步。因此,在大量练习的同时也要注重自己文章的修改,不过广大考生自己的文章审美水平有限,每当此时就顿感无能为力,建议考生可找朋友或专业人士帮忙,专业很多时候带来的是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申论批改课程,就是为广大考生提供的专业修改文章的机会,相信一定会对文章提分有所裨益。
公务员申论怎么写:
一、寻找材料直接对策
所谓的材料直接对策就是能够从材料中直接找到的对策,这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方式,主要给大家介绍三种寻找材料中直接对策的方法:
1、标志性词汇。应、应该、需要、必须、建议、提议、对策、务必、可以、方案……等。但凡材料中出现类似的词汇时,这些词周围80%都是我们要寻找的直接对策。
2、领导学者讲话、政策文件内容、法律法规条例。这些材料经常也会出现一些权威观点对策。
3、某国某地做法。在材料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其他国家的优秀做法,这时,我们也可以去重点看一下,挑选其中符合国家基本政策和条件的对策,进行选取和书写。
二、原因问题推对策
通常材料中的直接对策不会很多,所以,我们除了直接对策之外,还可以去材料中找相关的间接对策。
首先我们就可以通过原因或材料中的问题推出对策,从而寻找答案要点。比如:青少年阅读水平低的主要问题是阅读时间少。那么此时就可以推出,增加阅读时间,给青少年减负的对策了。再如:T市市民出行难的原因之一是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那么推出的相关对策就是合理设置公交站点,规划城市路线。
三、经验教训推对策
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中得到启示和警示,从而提出相关对策。
比如说:苹果公司的逐渐壮大和全球热衷。从中推出的启示就是,公司的发展,应该注重创新和坚持自己的工作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再比如,巴西虽然立法,但是,却常常受到漠视。其中的教训就是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要加强,同时对于民众的首发仪式和法治宣传要加大力度,另外,在政策法律的制定上也要符合国情,听取民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