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是非常需要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的。孩子在将来会遇到各种环境,所以需要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就是需要培养其良好的社交能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如何让孩子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的相关内容。
如何让孩子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家长会经常忽视对孩子进行一个系统并且有效的社交技能的训练。家长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不能一味的揭其短处。孩子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多,家长要注意其待人接物的态度,不能忽视一些小细节,特别是在家里对家人的态度等。
在生活中善于运用适当的契机。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小孩之间产生矛盾,这时如果家长在的话,小孩可能就会哭着向你来需求帮助了。这时家长不能马上就心软了,而是应该利用好这一机会帮助孩子仔细分析一下事情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并且要公正的对待这个问题,告诉孩子正确的处理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
[图片0]
利用好强化机制。孩子有时候遇到问题找不到方法,家长可以在平常生活中举一些适当的例子来强化他们。很多孩子不懂大道理,这时就需要家长善于将大道理转化为生活中的小例子,家长就需要多思考了。利用好社交故事。心理学家在孩子社交能力培养方面也花了大力气。绘本的使用给培养孩子社交能力提供了方便.
如何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只要学习好啥都有了的问题,爱因斯坦也要扫地吃饭,爱迪生也要吃饭卖报为生存的。伟人的自理能力更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自已都照顾不好,却想着孩子要学习好,是做大事的人才,小事妈妈包了。这是一条“美好设想坏结果的”羊肠小道。只有让孩子做他该做的事,动他该动的手,才是孩子通向未来康庄大道的条件。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自已照顾自已的能力,现在是网络遍地开花的时代,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故事,儿歌等来培养孩子服务自已的能力,只有先会为自已服务,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从小开始就引导孩子洗手、剪指甲、洗碗、洗祙子。这些事情孩子在婴儿期都是喜欢去做的,而是家长给孩子断送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小,最主要的是认为孩子洗不净,还有怕孩子会把碗摔烂,等到孩子大了,父母再让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孩子不愿意做了,错过了孩子自理能力的最佳培养时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给孩子提供“自已的事情自已做”的家庭空间。许多家长都怕孩子动手,吃饭怕孩子烫着,穿衣慢了怕孩子冻着。
孩子自已洗脸怕洗不干净,孩子走路怕孩子累着,还要背着。是父母的行为剥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这个不准动,那个不准动,把孩子限制的条条框框。更别说去引导孩子的自理能力了,给孩子一个独立做事的空间,孩子的事是孩子的,不要包孩子的一切,还给孩子一个宽松的自求生存的能力。
家庭中的长辈不要溺爱孩子,更多的时候“隔代亲”比父母还溺爱孩子,啥事也不让孩子动手,怕伤着,怕冻着,更怕孩子累着,一切包办,当父母想让孩子做些事情的时候,长辈们还和孩子争着去做,不让孩子去做,还有一句合理的名言“现在我还能动,等我动不动了在让大孙子去干”。累了自已,伤了孩子的理论。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宝,而每个家长都希望能够呵护我们的宝贝一辈子,但是孩子早晚有一天要长大,离开我们独自生活,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放手,让我们的孩子独自去面对他所遇到的挫折,协助他们积极去迎接挑战而不是落在一味地逃避困难。
让孩子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作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做点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让孩子了解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增长自己的和见识,而这些正是我们的孩子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只有让他们多接触他人,多了解这个社会,才能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图片1]
培养孩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稳定的情绪
家庭和社会对小孩生活态度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与我们这些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亲人,自己首先必须以身作则,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多传递给孩子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及时给与孩子鼓励,让我们孩子时刻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面对生活。
如何培养心理阳光积极开朗的“好”孩子
孩子体会到越多的爱对他来说就越有安全感,安全感也来自家庭的和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有些单亲家庭就会导致孩子缺失一部分爱,所以导致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和误入歧途。首先父母关系的和谐是带给孩子安全感的基本,哪怕是父母离异也要明确的告诉孩子:我们依然爱你依然会照顾你,并帮助孩子建立自主能力是承担的勇气, 否则会导致孩子将来不愿意面对现实而选择逃避,所以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
对待孩子要有张驰有度,有孩子的父母经常会遇到孩子哭闹着要某样东西,甚至有的对孩子来说并不是有好处的,有的父母会对孩子的要求近乎百依百顺,这样很容易养成溺爱孩子的习惯,儿童精神病科医生托马斯博士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有时候适当的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对他来说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对待孩子不轻易发怒。圣经上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轻易不怒,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对孩子绝不要轻易发怒,在孩子做错事情或者任性的时候,绝不能以威吓或暴力解决,多以耐心和鼓励教导,让孩子遇到事情不急不躁,能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当孩子碰触原则性的问题时,可以适当的惩罚让孩子认知到错误,能够及时改正,父母同时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