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改变孩子胆小的性格,只要家长正确对待宝宝胆小的问题,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胆小的孩子怎么教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片0]
1、给孩子多一点鼓励
内向的孩子一般都不善交流、羞于对其他人表达自己,对公开场合的表现缺乏信心。如要改变这一切,父母及老师除了鼓励孩子多增加交流以外,在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时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孩子会感到自己会逐渐被父母和老师认可,自己也会尽量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
2、正确引导
随着年龄的长大,社会行为能力的各种心理、情绪情感也逐步发育,于是,当婴幼儿遇到了陌生人、到了陌生的环境就会出现“害羞”、“敏感”的情绪反应,不用担心,这是婴幼儿依恋的情绪情感发展的必经的心理历程。
3-4岁是婴幼儿害羞与自信心理发展矛盾期,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阶段所表现出的“害羞”、“胆小”行为,只是他心理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在每个时期的发展中,父母对孩子心理的认识程度,以及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认可和鼓励起着极其重要,也极具影响!
引导得正确孩子就会很自信,而如果将孩子表现出的负面行为,通过教导反复强调(心理学称之为“强化误导”、“心理暗示”),那这个负面行为就会变成孩子的人格特征!如:“这孩子真害羞”,当你在不断地用这种消极的语言去暗示孩子的时候,孩子就认为自己是个害羞的孩子,于是,便开始成为一个害羞的人了!
3、切勿操之过急
孩子胆怯的不良心理行为是随着年龄增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而来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一定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引导。
如孩子不敢自己去买东西,家长可先带着孩子一同购物;告诉孩子购物的一般程序,下次再陪孩子去同一家商店,鼓励要买多少等。开始时孩子可能不敢说话,家长可帮他开个头,然后让孩子接着往下说。几次下来,孩子渐渐熟悉了这家商店后,家长就可以在远处看着孩子自己去购买,以后再让孩子单独去其他商店。
2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
1、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看起来比较沮丧,不自信。那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多跟孩子交流,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解决。
2、把他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
如果家长老是在孩子耳边说他不行,不如邻居家的谁谁谁厉害,时间久了,那他就真不行了!
3、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很大。家长可以尽量把家布置得温馨一点,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孩子有所依靠,就会更自信。
4、从不在别人面前夸自己的孩子
我们在家里简单的夸孩子两句他没太大反应,可如果在别的大人面前夸他,孩子会朝你夸他的那个方向发展。
3胆小的孩子怎么教
1. 对于孩子不要过多苛求并给予更多的鼓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家常便饭,如果对于孩子的错误指责过于严厉,孩子便会开始怀疑自己,害怕自己犯错误。为了避免犯错,就尽可能做得越少越好,说得越少越好,于是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
2. 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外出机会,更多和别人交流的机会。
很多胆小的孩子都是由老人带,或者父母工作太忙,经常让孩子待在家里而很少出去。只有多和他们交流,才能慢慢克服自身的害羞和胆小。
[图片1]
3. 当孩子表现过于胆小时,家长不要过于着急,过于斥责。
要慢慢引导,告诉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他们都是很乐意和他交朋友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说:你怎么这么胆小,这么没出息呀!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更加抵触。
4. 多陪孩子,尤其是父亲。
母亲在教育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按照自己女性的原则标准,要求孩子顺从听话。相对母亲来说,父亲更加外向、勇敢、果断。爸爸带着孩子玩耍的内容一般也更加能锻炼孩子的胆量..如果说妈妈像月亮,那么爸爸就像太阳。一个孩子很难沐浴着月光长成一个阳光少年,他必须吸收来自爸爸的太阳光辉,才能形成开朗的心态。
4孩子胆小的教育方法
让孩子与外界接触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外面的世界会让孩子眼界开阔,不再拘泥于某些小事上,当孩子开阔了眼界,也就不会害怕眼前的那些小事情了。
多陪伴孩子
父母无论再忙也应该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当孩子遇到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父母给予孩子鼓励,让他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平时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开始时父母要给予以必要的指导,让孩子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而不能一下就不问不管使孩子手足无措,这样只会让他更加胆小。
鼓励孩子与人接触交往
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到各种集体场合,让他们多尝试与新的朋友交往,特别是同龄伙伴,让孩子加入集体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胆量。
孩子胆小,父母不要太过心急,要有耐心慢慢去引导孩子,考虑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地克服自己的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