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RMOYRF
  • 终于清楚脾气不好怎么教育孩子

    1脾气不好怎么教育孩子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总是喜欢发脾气,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不听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脾气不好怎么教育孩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片0]

    1、家长的三分脾气,对孩子的七分伤害。

    教育专家指出:贫穷不一定会带来教育失败,但精神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父母的原因。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2、坏脾气会遗传。

    不仅基因会遗传,坏脾气同样会遗传。暴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心里脆弱又爱抬杠。同时孩子长大后,脾气也很暴躁、为人苛刻。轮到他们为人父母时,也会将坏脾气撒到他们的孩子身上。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3、坏脾气最伤亲子关系。

    脾气不好的父母,让孩子不敢亲近、不会敞开心扉交流,时刻处在担心受怕、没安全感之中。这样的孩子会更难管教。

    2克制脾气的方法

    半小时效应:

    不管有多愤怒,也要马上收住,告诉自己一切等半小时后再说。 在这半小时里,一定要去做点能让自己感觉好些的事,比如玩游戏、吃东西、到外面走走、洗个澡等等。一切有可能挑动脾气的事都不做,且最好不要和孩子在一起。 脾气爆发都是瞬间的事,半小时后人就会变得理性,就清楚该怎么样做了。

    纸条仪式:

    想改变坏脾气时,写两张纸条。 第一张描述自己的坏脾气,把它的可恶之处写出来,此张纸条象征自己的坏脾气。 第二张写下自己改变坏脾气的愿望,以及有提醒作用的一两句话,此张纸条象征自己的决心。 然后,把第一张狠狠地撕碎或用其他方式销毁,就好像把坏脾气也销毁掉了。第二张纸条贴到醒目的地方,只要想发火就先跑去看过这字条,再决定发不发火。若纸条有效控制了脾气,给自己一点奖励;如果没控制住脾气,也不要气馁,把这一张撕了,重新写一张。把看纸条这个仪式化的行为一直坚持下去,上面提醒自己的话经常在心里复习一下,坏脾气一定能被有效抑制。

    意念疏散:

    当脾气起来时,先集中注意力寻找一下自己身体哪部分被弄得不舒服了,是胸闷还是头疼,然后把意念集中到那个不舒服的地方,想象有一团纯净的气体或水流,把难受部位的浊气驱赶出身体,身体越来越干净。 这个过程最好伴有深呼吸,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直到感觉自己心情平静。

    3脾气不好怎么教育孩子的误区

    1.对孩子太过严格了,让孩子惧怕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基本都是希望他能够做出大成绩,一来孩子今后的日子会好一些,二来父母也会比较放心,同时还能连上有些光。所以,很多孩子在从幼儿园开始,就被逼着去上各种培训班,学各种自己不愿意的兴趣,基本没有什么快乐。到了少年和青年,更是被逼着拼出个天地,如果孩子有某个时间累了,不愿意学习,而是想去玩一玩,但却被父母呵斥。玩,是孩子的天性,更何况大人还懂得劳逸结合,何必对孩子那么苛刻。

    2.不愿听孩子说,帮孩子决定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没什么想法,爸妈说的才算数,他们完全不尊重孩子的心里,也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实孩子,心里更愿意父母能够像朋友一样对待他们。例如爸妈硬逼着孩子学习画画、钢琴,甚至先报好班才告诉孩子,孩子心里是抗拒的。他真正喜欢的是跳舞,一听到音乐就能舞动她的步子,像一个快乐的小蝴蝶。但爸妈却忽视了,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图片1]

    3.不相信自己的孩子

    有些爸妈觉得孩子做不好事情,对孩子不信任,例如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叮嘱三五遍以上,还是不放心,担心孩子乱买,或把钱弄不见了。有时需要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也担心孩子会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确实需要学习独立,应该多肯定孩子一些。只有一次又一次单独完成事情,孩子才能慢慢独立起来。如果你都不相信,并且不愿意给孩子机会,那么他永远就是温室花朵,受不了风寒,难以成长。

    4.吝啬表扬孩子

    孩子一旦做错事,爸妈就吼孩子,认为只要大声就能镇住孩子。给予孩子的,也大多是批评的声音,这里不对,那里不对,都不对。一丁点的事都要批评个不停,孩子很少听到爸妈的表扬,这样下去,会变得内向,不爱表现。作为父母,应适当肯定孩子,让孩子充满信心前行。

    没有人一当上爸妈就懂得教养自己的孩子,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之中慢慢和孩子成长。但是有些方法是错的,会让孩子心里不舒服,委屈感上升,不要再这样了。

    4脾气不好怎么正确教育孩子

    1、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2、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3、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4、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