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中学学生的兴趣呈现波动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呈现非明确状态),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轻松、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我们要优化课堂结构及内容,采用英语五步教学法,改变英语教学的呆板格局,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加速课堂双边活动的实现,活跃气氛,融洽情感,从中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兴趣,并且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进一步的提高。今天,韦博小编就小学英语课堂如何评价学生来和大家聊聊。
英语课堂设计一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融入其中
1.给学生起英文名。给学生起一个通俗易懂,而又别致的英文名字。可根据学生自己名字的特色起,例如:名字中有叫‘月’的女生起名叫“Moon”;名字有‘雪’的女生起名叫“Snow”;还可根据谐音起名,例如:有“婕”的女生可叫“jesse”;有“涛”的男生可叫“Thomas”或“Tom”。这些名字对于小学生很有新鲜感,所以从一个名字就很有可能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不再排斥。老师可让学生每人只做一张写有自己英文名字的卡片,上课前摆放在桌子上,上课时老师叫学生,学生叫学生都只叫其英文名字,这样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常用的英文人名的读法和写法,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2.坚持值日生报告制度或小演讲。坚持值日生报告制度或小演讲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均等的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尽管开始时学生要在课前作充分的准备,甚至查阅资料、书写材料,背诵等。
但准备过程中学生也能复习或运用到所学过的知识。每个学生锻炼口语都是先从背诵开始的,然后逐渐积累句子,有了一定的单词量和语法结构知识,或是所背句子熟练后,才能从“背”变成“说”。
二、听说结合,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1.视听模拟口语练习培养语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录音手段来移植情景,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例如:下雨的情境课堂上难以再现,又无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图片或录像,老师可让学生听预先录下的下雨声,打雷声,也可展示预先画好的有关下雨的图片(在有限的设备资料情况下,可取得美术老师的帮助),让学生先体会下雨的情境,再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这样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学习,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图片0]
2.扮演角色,进行对话训练。对话是在一定情境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景,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具体的题目范围让学生练习听说,如自我介绍、结识新友或看医生、借东西、问路、新年等可以启发学生想像出他们喜欢谈的题目一起练习听说。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根据课文人物制作头像,让学生扮演文中人物,练习课文对话内容。这些对话表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内容,逼真地再现对话,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对话活动,加深了对对话内容的理解。中国论文服务网创办伊始,致力于为各行各业职称评定客户提供教育教学论文下载、基础教育论文快速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快速写作论文写作指导等服务。
三、优化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效率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使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要优化教学情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热情高涨的英语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为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饱满的热情执教,激励学生积极学习;以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扩大语言的输入量;以清晰、准确到位的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模仿、操练和活用语言;以教学活动的变化为依据,变换自身的角色;以紧凑合理、过渡自然的教学环节以及科学有序的训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语言实践中扎实地掌握知识,形成技巧,发展能力,尝试成功,乐学会学,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英语课堂设计二
1.用爱心与耐心感化学生
我所教的中学在乡下,家长为了生计多数外出打工,根本没有时间来管理和教导学生,导致学生基础较差,对英语完全是一片空白,就连26个英文字母都无法辩认。在开学上课时,我就跟他们讲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态度和一些方法,让他们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耐心、细致的教导下,经过半个学期学习的学习,孩子们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由于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好多的同学记不住单词或刚记住过一会儿就忘了,我就教他们根据音标记单词,这样同学们就觉得记单词很简单了。多与学生沟通,让自己了解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于是同学们渐渐的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在接下来的几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对于差生单纯的依靠课堂也不行,所以还需要我们英语教师牺牲一些课外时间来辅导差生,细心讲解,耐心辅导,孜孜不倦循循善诱,这样他们的英语成绩就会慢慢提高,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2.用美和民主感染学生
审美教育也是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思路清晰、心胸开阔、品格完善。审美教育也是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去鉴赏美、品味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应只是把英语语言教育作为单一的教学任务,靠那些死板的句型,概念化的东西,学生会感到英语枯燥乏味,毫无乐趣,而是应该把审美教育和语言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育教育。多表扬,少批评。对每个学生来说均很重要,尤其对差生更应如此,凡是他们有一点进步均以表扬,以鼓励他们学英语的信心,凡是有错误的地方应耐心细致的纠正,尽量少批评,多表扬,在他们平时的作业中多给几个“good”之类的词语,这样以来他们就觉得教师喜欢他们,学英语也相应的有了兴趣。因此,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用艺术魅力来熏陶学生
英语本身是一种枯燥的语言,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仔细研究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深钻教材,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图片1]
听与艺术相结合
《道德经》所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换句话说,“听”,而不是“说”,是学习的根源,也是智慧的源泉。但当我们听的时候,我们就没法控制,我们会受讲话者的摆布。他们以他们的语速讲话(对我们来讲可能语速太快),使用他们选择的语言(许多我们不懂)。这就是为什么“听”比“说”更有挑战的技能,需要更多的实践。这是帮助学习者打下牢固听力基础的较好方法,并建立语言沟通能力的自信心。然后在听的基础上说,写。比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礼貌语言:Hello, Good morning, I'm sorry, Thank you ,etc.还可以从最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着手,重复使用:Read after me, 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组织教学,在比如说:在教学水果类、颜色类的单词时,可以直接让学生将所听到的单词用简笔画画出来,然后再说,写出来。学生听多了,不仅听懂,而且也能说几句,好奇心就得到暂时的满足。这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课堂上的机械听说扩展到课余生活中去,使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一种讲英语的兴趣。兴趣的增长,必然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求知欲。
语感与旋律相渗透
语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觉,了解的程度和语言之间的距离,当你一旦培养起语感来之后呢,你的单词、你的短语,你的句型、你的语法都会在你的大脑里边处于一种潜意识的状态,当你在说英语的时候呢,你不假思索地就能说出来,比如说你要说谢谢您,你说:Thank you 。你想问问别人叫什么名字,你说May I have you name, please,你想问别人方向时,你根本不需要想,你说Excuse me sir, I would like to know how I could get to the National Library ,please.因此当你说英语的时候,不假思索的时候就能说出来,这是什么东西呢?这就是语感,一个人和语言的感情和人之间的感情是一样的,只有通过时间,大量的接触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来。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旋律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比如说:在学习字母的时候可以编成:A, A, this is A .a, a, a for apple. B,B this is B. b, b, b for bag.在教学 Colors单元时,可以编成 “Black, black, which is black ? Hair, hair, hair is black. Blue, blue, which is blue? Sky, sky, the sky is blue.”等等,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念,一下子就琅琅上口了。或者我们还可以听音乐、顺口溜学习英语,增强语感,激起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