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消防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图片0]
夏季消防安全常识
夏季用电“减负”小贴士
炎炎夏日,高温不断,每家每户用电量增加,随之而来的用电风险也增大。为此,消防提醒,每个家庭在用电时要“减负”,经常自查自纠,千万别让他们“上火”。
空调开机前,应查看有无螺丝松动、网扇移位以及其他异物,防止意外;空调器必须接地或接零保护;空调器周围不得堆放易燃物品;在离开时,切记将空调拉闸断电。
尽量避免晚上给电动车充电,充电时间一般不应超过8小时,因为充电超过限定时间,会造成充电器以及电池发热,碰到夏天高温,容易引发火情。切记不要将电动车停在底层楼道和楼梯间,发生火灾后,楼道空间形成的烟囱效应,极易使火势迅速蔓延;不要私拉电线充电,电动车零部件多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燃烧速度快,点燃后会发出大量有毒烟气,导致人员中毒。
使用电风扇时,要注意不能进水,以防引起短路,定期要在油孔内加入机油或者缝纫机油,避免电机发热,发现耗电量大或外壳温度增高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检修;发现电风扇出现异常响声、冒烟、有焦味、外壳带电麻手等现象时,应迅速采取断电措施。
洗衣机在用完后,要关闭开关,拔掉插头,彻底切掉电源,并要将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洗衣机电机受潮;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抹擦带电设备;洗衣机上盖不能堆放重物或者发热的物品,避免引发火灾。
夏天使用电视、电脑,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散热,如果气温过高,则不宜长时间使用电脑,电视,会造成热量积累,加速元件老化;夏季尽量不要使用布罩,尤其是在电视机工作的时候,不要将电视机罩覆盖在机箱上;夏季雷雨较多,在不看电视或者不使用电脑时最好将电源切断,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以免遭雷击受损。
为让人们能够将夏季消防安全牢记于心,奉上一段顺口溜让大家熟记。
夏季防火小常识:
电器着火莫慌乱,灭火之前先断电; 电线铺设要安全,私拉乱拽酿祸端;
电源线路常检查,短路起火先拉闸; 加油加气易燃地,手机记得要关闭;
塑料桶易生静电,装满汽油很危险; 蚊香点火温度高,稍不注意易起火;
装修材料要慎选,刷漆远离火灾源; 灭火器材是个宝,机动车辆不可少。
汛期安全措施
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情预警信息
1、汛情预警包括暴雨预警、地址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洪水预警,由低到高依次为“蓝、黄、橙、红”四色预警等级。当发布黄色及以上级别的汛情预警或遭遇暴雨时,建议调整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不在雨天进入山区沟谷旅游,在暴雨来临前,尽快出山或到安全地带躲避,避免进入山区、河道行洪区、蓄滞洪区、采空区及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首先做到不入险区,从源头上杜绝发生意外事故。
2、如果您居住在危旧平房、低洼院落、地下室、山前平原区或地址灾害易发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砌围墙、大门口防止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准备沙袋等预防措施,提前做好防范准备。提前熟知预警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场所,遇有险情时,要听从相关部门的转移安排,及时、有序撤离。危险未接触,切不可回原危险住地。
3、尽量不要在暴雨天出行,如必须出行,请及时了解路况信息,提前绕行积水路段和易发生山洪、泥石流路段。当道路有积水时,驾车人员不在桥洞、山口、铁路桥等低洼地带停留,行驶在积水路段的车辆要听从交警指挥疏导,切不可强行盲目通过,以免车辆在水中熄火,被困湍急的水中陷入险境。骑车的人员应下车推行,注意观察,绕开有水流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窨井、地坑。当道路积水导致交通拥堵时,应让出救援应急车道,主动避让抢险救援车辆。
社会单位要提前做好防范应对
居民住房、学校、医院、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和监管场所、危爆物品仓库以及旅游风景区、车站码头等重点场所、要害部位要进一步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严防因汛情发生各类次生灾害。旅游景区要停止相关娱乐项目,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群众、游客和重要物资、爆炸剧毒等危险品的疏散转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针对部分灾区可能出现停水停电的情况,要做好防火灾、防煤气中毒、防房屋倒塌等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
公安消防部队进入战备状态,立足“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和行动准备,加强对抢险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完善预案方案,强化专项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水面搜索、涉水救援等专业技术水平,并专门增配了救援物资、个人防护装备的储备。
做好雨天的特殊火灾预防工作
很多人都清楚,干燥多风容易着火,那潮湿的天气是否就能麻痹大意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强降雨的到来,对于垃圾、废弃物、山林原野的火灾却是等起到有效的防火作用,但是天降大雨不等于不发生火灾,建筑物内部如不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火灾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由于气候潮湿,电器线路连接不严密,或电器“回潮”突然接通电流等,均易引发火灾。此外,在这种天气里市民还要注意防雷避雷,电线遭到雷击容易短路着火。
降雨所造成的高湿环境,如电气线路虚连或插销松动等均易产生电弧(俗称电打火),经试验,安的电弧能力足以引燃可燃物,2安电流产生的电弧温度超过2000摄氏度,电弧一般会先导致绝缘材料燃烧,进而引燃电器本身或周边可燃物,造成火灾事故。因此连续降雨天气,单位要请专业电工,对内部电气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尤其电线连接处要进行重点检查,单位及市民在使用电器的过程中,插销一定要插实,如果插得不紧,即会给产生电弧制造条件。此外,要杜绝超负荷用电、私搭乱接电线等人为因素、管理因素引发火灾事故。
停止爬山等户外活动,远离危险区域
一旦强降雨较频繁, 雨量较大,加之山区、半山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郊区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增加。经过强降雨,大部分风化的山石易形成松动,此时登山本身道路泥泞,并易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被困。在此建议广大市民,在强降雨频繁的时期,不要做登山等户外活动,以免因山体滑坡等不测情况,使自己受困于山中。高危地区勿涉足。严禁到尚未开发的峭壁、山洞、崖隙等部位去探险,这些地方地形复杂、人烟稀少,一旦发生意外,救援难度大。
[图片1]
即使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登山时,也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迷路被困。登山前,要计划好登山路线,了解山区路况,并把时间、地点、线路告知亲朋好友。携带地图、指南针、手机、电筒、绳索、食品、药品、雨衣、刀具等物品。登山时要选择正规景区,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不要擅自进山。切不可为寻求刺激,冒险选择和进入未开放或未开发的山地区域,因这些区域地形复杂,没有基本的游览设施且存在通信信号盲区,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衣服的颜色要鲜艳,万一迷路被困,便于搜救人员发现,并尽量轻装上山,少带不必要的杂物,以减轻负荷。一旦迷路或被困,应保持冷静,切勿慌乱。如果手机有信号,应马上报警或和当地有关单位联系,请求救援。如果与救援队伍取得联系,应待在原地或有明显标志物的地方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盲目去尝试别的路。
伪消防事件屡禁不止:
1、伪培训真销售:
去年2月开始,嘉兴市桐乡市公安消防大队频繁接到群众举报:近期有两名身着消防制服的人到各类公众聚集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或消防培训,并推销指定的高价消防器材。
据了解,这些人身着消防制服,真假难辨,不少企业场所都上了当,以高出市场价数倍的价格购买了水基型灭火器、灭火毯、逃生手电等消防器材,以求消防安全“达标”。
作案工具:山寨版制式警服,网络购买的武警肩章和胸章
2、冒充消防员采购军需用品诈骗:
假冒消防大队长找人承包工程竟然还能虚开发票
2021年4月24日,贾先生了解到区消防大队有路面硬化工程,通过朋友随后与自称为“消防大队刘队长”的人取得了联系。
“刘队长”提出消防大队营房床铺老化,希望贾先生帮忙联系购买军用床铺、军用床垫,先行向卖家垫付货款后可以虚开发票,高出的部分在部队报销后二人均分。
信以为真的贾先生随即安排会计人员于4月24日中午向诈骗犯罪嫌疑人提供的两个账户分别打款元、元。24日下午,当贾先生再次拨打所谓的“刘队长”的电话时,对方手机已经关机,后经消防部门确认,陵城区消防大队根本没有路面硬化工程,贾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遂到公安机关报警。
3、以检查为由推荐购买消防器材:
江西省赣县区的段先生在梅林大街经营一家服装店,他的店里来了一位黑衣男子,这名男子声称自己是消防员,让段先生要购买灭火器,并登记了段先生的电话号码、营业执照等相关信息该黑衣男子继续向其他店铺登记、推销消防器材。
段先生感觉男子形迹可疑,怀疑自己遇到了假消防员。段先生立刻打电话向赣县区的消防部门进行咨询,对方说他们并没有派任何人下来检查。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触犯法律:
消防部门声明:
消防部门从不委托任何单位售卖消防器材、书籍等进行营利性活动,凡是打着消防宣传培训的名义,进行高价销售消防产品、书籍的,均与消防单位无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