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备考过程中,考生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疑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级会计考试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片0]
1. 做好学习计划
距离考试还有3个月,考生应根据自己现有的基础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这个阶段,了解今年的考试重点、熟悉教材知识点、熟悉题型、掌握答题思路是考生最重要的任务。
2.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据调查发现:每天复习时间为6小时以上的考生通过率最高,通过国家线的比例为%,其次是每天复习时间为-4小时的考生,通过国家线的比例为%。由于大部分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考生工作繁忙、家庭中也有事务需要分担,无法实现每天6小时的复习时间。因此,建议考生工作日保证每天2-3小时的复习时间,周末及节假日保证每天6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
3. 注重模拟练习
本阶段通过模拟考试,检测自己的复习情况、发现复习及应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补缺补漏奠定基础。在做题过程中,要关注这道题与哪些知识点相关,这些知识点中可能存在着哪些陷阱,命题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出题。
4. 抓住重点内容
备考复习时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做到重点内容重点对待。考试重点可以通过听课获得,因为授课老师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视角及对考试的专业研究,能够使大家有效地判断何为重点及其重要程度。
2高级会计考试的知识
1、高级会计师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
2、高级会计师考试方式
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判断、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高级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
一般高级会计师考试报名安排在3月份。具体时间以当年考试时间为准。
4、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一般为9月上旬举行,具体时间以当年考试时间为准。
3高级会计考试的特点
一、正确对待开卷考试:
很多应试者认为,高级会计师考试是开卷考试,没必要下太大功夫复习,对考试的知识点只要有印象就行。其实,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存在着严重的思想误区。
因为考试题量大,如果对考试内容不熟悉,在考场上只凭翻书抄很难做完考题,甚至有的连位置都找不到。千万不要以为是开卷考试就掉以轻心。
二、准确把握考试层面:
高级会计师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作为现阶段的高级会计师应具备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高级会计师考试侧重于对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的考察,这与中级会计师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有所不同,一般不要求做具体会计分录,应试者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能力的训练上。
[图片1]
三、重视新增知识点:
高级会计师考试与国内其他考试一样,也有“喜新厌旧”的特点。每年新增知识点较多地体现在考题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经济利润、合并报表、外币折算等新增知识点在考题中均有出现,分值高达40分以上。所以,应试者应重视新增知识点,对新增知识点必须准确把握。
四、题量大、时间紧:
高级会计师考试一般有8—9道试题,全部为案例分析题,题干的信息量大,对答题速度不太快、知识点不太熟悉的应试者来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在规定的时间内来不及答完试题。
4高级会计论文的选题方法
技巧一:追逐行业热点
行业热点一般是行业内的新生事物,是职称论文创作选题中的永恒主题。一方面,行业热点处于业界的前沿,通常隐藏着有待深入研究的“处女地”,从行业热点来选题更能体现文章的创新性和新颖性;另一方面,根据行业热点选题创作的文章也更受期刊杂志的青睐,相比非热点选题而言更容易被杂志刊用。
技巧二:突出文章亮点
有亮点就意味着文章有创新或新颖之处,有其刊发或存在的价值。在进行职称论文选题时,创作者要注意从纷繁复杂的文献资料中,找出前人研究的盲区或盲点,通过“捡漏”突出新创作文章的亮点,从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文章创新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技巧三:紧贴工作实务
较之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要体现创作人的工作业绩和管理能力,更应该与会计实务工作相结合,这其实也是会计实务工作者论文创作时的比较优势。
技巧四:选题方向舍大求小
结合各省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对论文论著的要求,通常在职称论文的选题上未做特别的限制,论文题目在范围上亦可大可小。但从实务工作者的驾驭能力看,职称论文选题应考虑化小切口、从小着手,在论据上做深做实,避免虎头蛇尾、文不对题、大而空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