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是各种各样的,有开朗的外向的,有内向安静的,还有的孩子很倔强、反抗,这样的孩子给家长的教育工作带来不少困扰。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怎么办
规则如一,态度坚决
父母应给孩子制订一定的规则,且规则如一,不能随意改变。比如,玩具数量不超过10个,让孩子在有限制的范围内自己做决定。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十分明确,除非特殊情况(例如孩子生病了),不论孩子怎样倔强,父母都要让他遵守规则。否则,孩子一旦在这样的“较量”中占了上风,任性、蛮横就会更加失控。
事先沟通,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
四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只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对于大人的指令,他们往往不太理解,因此也并不配合。多和孩子沟通,让他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那样做”,懂得道理,孩子才能渐渐改变倔强的脾气。而且,父母最好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想让孩子做什么事,事先一定要和孩子沟通。
[图片0]
奖惩结合,冷热有度
对于打骂、哄骗都不奏效的孩子,有些父母在无奈之下使出了物质奖励的绝招。这样的奖励偶尔能奏效,但次数多了就不管用了,孩子可能会故意使性子、发脾气,以获得更多的物质奖励,简直是饮鸩止渴。如孩子表现得太过分,父母要适当进行一些“冷处理”,让他自己在一旁发泄,不予理睬。等到孩子哭够了、闹够了,主动靠近父母时,父母再把他拉到身边或搂进怀里,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孩子自尊心比较强怎么办
想象惹的祸,孩子富于幻想,天马行空。但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认知能力不强,经常将现实、想象和愿望混淆起来,说出一些“大话”。
比如想象着自己在海洋馆里穿上潜水员的衣服和大白鲨比赛游泳、穿上跑鞋幻想自己能跑得过汽车,这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孩子在某些时候爱吹牛不见得完全都是坏的,比如发挥想象力的时候,大人可以顺着他的话说,发散思维,让他的想象力得到释放。
遏制想象力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没有想象力的孩子长大了会变成一个机器人,有想象力则人生观、价值观完全不同,人的眼界也会变得宽广起来,所以说凡事无绝对。
听到“吹牛”怎么办?当说大话变成一种习惯,孩子的夸夸其谈、盲目自大就会成为不自觉的行为,而孩子的虚荣心也会越来越强。
孩子自尊心强怎么办
首先,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与发展的主要敏感期一般在2-5岁, 孩子会表现出打人、咬人、说不、不愿意分享、占有欲等一系列的敏感期典型行为,而4岁正是关键时期,这些行为本身不是什么大问题。
行为引导: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从正确途径得到认同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当众表扬他的一些优点,认可他比较勇敢、积极、愿意帮助小朋友,然后给他点服务大家的小事让他去做。
比如帮大家搬个椅子拿个东西、协助下老师等,只要做到了一点就当众表扬,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再欺负伤害小朋友了。用正确的方法代替错误的方法,这是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最简单有效的原理。
释放精力:力量型的孩子通常精力比较充沛,需要有合适的发泄途径,游戏运动时可以让他承担一些比较费力点的角色。
[图片1]
需要注意的是,敏感期通常需要延续一段时间,快则几天多则几月,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反复引导和示范,直到孩子这一阶段的敏感期慢慢过去,心智发展得到新的提升,进入新的生命阶段。
怎样尊重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现实生活中,不注意保护孩子自尊心、自信心,不尊重孩子隐私的事已司空见惯。
有的孩子一件事没有做好,就说你怎么这么笨;孩子平时有些胆小,就说你真是个胆小鬼;有些家长看孩子不顺眼,总是指责、埋怨,有的甚至打骂体罚。
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一个本来不错的孩子,会在一声声指责、埋怨声中,失去应有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最终难以成才。
尊重孩子,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做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尊重孩子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稍有不注意,就可能伤害孩子敏感的自尊。
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们。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大人去保护去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