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也可以讲是合同社会。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和合同与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现在,小编就整理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办法以及相关信息。
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合同现象严重。对于承包商来说, 任何工程承包合同的正常风险总是存在的。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的管理, 且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 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上风, 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约, 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 而承包商迫于生计, 急于承揽工程, 或久未承包到工程怕丧失承包机会, 只能委曲求全, 无条件地接受苛刻条件, 签订一份风险合同。这样就造成双方在法律和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关系, 给今后的合同管理带来隐患和争端。
合同的履约情况差。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运行尚不规范, 合同履行中违约现象时有发生。业主不按期支付进度款, 施工单位不按期依法组织施工, 相互扯皮, 欠款工程和延期工程形成了不健康的市场环境。特别是施工企业因垫资工程而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从而导致合同约束力下降, 合同的管理效果不显著。
合同文本不规范、不统一。合同文本是合同协议和条件等条文, 是合同的核心。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为加强和规范建筑市场的合同管理, 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以更多地体现双方的权利、责任和风险。但有些业主和承包商不能完全按照规范的合同文本进行签订合同, 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条件进行签约。对于业主主要是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 就轻避重, 转嫁工程风险。而有些施工企业亦想通过拉关系、请客送礼、吃回扣等来获取工程利润,而不是想着通过正当的合同关系获取利润。这种不规范、不统一的合同文本, 严重影响和制约建筑市场和工程合同正常管理工作。
[图片0]
建筑工程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低。改革开放搞活了建筑市场,消化和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造就了大量无证施工队伍的出现, 冲拆和影响了建筑市场。这些施工队实际上就是劳务工队伍, 他们既不懂技术, 又不懂管理, 更谈不上施工资质, 都是打着幌子进行挂名施工。更有甚者,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层层转包、分包, 草签合同, 合同管理亦有亦无, 利益靠前, 质量靠后。
合同签订阶段常见的问题
1.签订合同不够慎重。由于长期承接不到工程而急于拿到工程;或初到一个地方,急于打开局面,而草率签订合同;或因竞争激烈,怕丧失承包资格而接受条件苛刻的合同。
2.合同主体不当。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特别是分包合同的主体,一定要注意分包人是否具备与分包工程相应的资质。
3.合同条款文字表达不严谨。使当事人对其发生岐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准确明晰的表达合同条款,可以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并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是合同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前提。
4.合同条款存在漏洞。就是合同内容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如:合同中规定的附件未附上、合同单价包含的工作内容不明确、质保期未规定时间、违约责任遗漏等。一份合同做到绝对公平是不太现实的,但合同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生违约或出现纠纷,能够在合同中找到相应条款来解决,就是比较好的合同。
5.违反法律法规签订的无效合同。我国《合同法》相关条款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例如,合同的签订不符合法定程序;合同中的一些条款或合同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经济活动与法律相抵触。结果导致整个合同或合同的部分条款无效。
解决建筑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1)选好合同管理人员
企业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公开考评和竞争招聘方式选拔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把优秀人才放在这个岗位上。
(2)组织好在职学习和人才选拔
可根据企业与市场的实际,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在职学习。方式方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听电视讲座,参加法律专业或经济管理专业的考等。同时必须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3)建立岗位责任制
对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他们的责、权、利,建立竞争机制,对有贡献的企业领域和合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
[图片1]
2、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
(1)建立合同管理组织网络
组织网络,是指企业要由上而下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包括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使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一般地说,大中型的建筑施工企业,总部应当设合同管理专职部门,分公司设合同管理专职或兼职部门,项目经理部应设合同管理岗。
在施工项目中设置专职的合同管理人员,使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工作专职化。在对合同总体分析和合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合同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合同实施的具体问题和具体工程活动上。将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并明确每个问题完不成的责任后果,法律后果。建立有效便捷的文档系统,使合同的监督、跟踪和诊断工作能正常进行。建立报告和行文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程活动有据可依。
(2)建立合同管理制度网络
制度网络,一提指企业要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二是指企业各层次都应有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总部要建立总的合同管理制度,分公司则根据自身的需要补充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也可以作一些必要的补充。
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构成企业合同管理体系。对合同管理体系也应进行动态控制,及时调整,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