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KTYKGJ
  • 总算晓得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让小孩子有主见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孩子的独立性很差,再加上家长[微博]什么都不放心,什么都操心,哪有孩子锻炼的机会呢,一个家长一边责备孩子没主见,一边什么事情都操心,自相矛盾了还不自知,这可是作为家长不负责任的重大表现哦。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的相关内容。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孩子没有主见, 原因是没有自信心, 或自幼受长辈、父母保护过度, 不敢或没有机会来培养自我主张。要想让孩子摆脱凡事只会听命于人的“奶油”性格, 父母应多给他一些做决定、表达意见的机会。

    在孩子表达意见时, 即使所提的建议很幼稚,大人也不妨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予以接纳,并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嘴里说好,但眼神、嘴角却不自觉地流露出轻蔑的神情。或答应采纳孩子的建议,却没有将他的意见纳入考虑的范畴。

    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敷衍他, 因而又恢复了自卑。父母除了要给孩子自我建设的机会外, 还需有耐心。千万不要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能立刻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或是沉不住气, 又越俎代庖, 将孩子练习的机会剥夺。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替孩子拿主意。

    [图片0]

    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 在许多时候父母一定要忍得与舍得。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主,有主见,但是许多的时候我们的做法是跟理想有很大矛盾的,比如上面说到的,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自己做主,比如还有让孩子听话,顺从等等,并将这个称之为美德。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永远正确的。

    怎么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与其他动物的成长历程相比,人类的成长要经历较长的依赖期。在婴儿期,孩子甚至还不能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辨开来。一岁左右的孩子,在迈出人生中独立行走的第一步时,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喜悦,这是孩子身体独立能力的展示。

    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可以使用第一个人称代词“我”,这标志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孩子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增进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关键时期。

    这时,家长要主动为孩子营造环境,在父母的监护下,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例如自己进食,自己收拾玩具等。随着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活动协调能力的提高,到了三至四岁,就可以锻炼孩子自己穿衣服、鞋子,而后逐渐让孩子学会收拾床铺、饭桌等。

    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反而失去了自信心,如果要求太低,则失去了锻炼的价值。因此,只有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己孩子的特点,父母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自己孩子发展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控。假如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容易发怒、生气,这是EQ 低的表现,这样不但会令人处事失去理智,不能冷静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久而久之,身体还会出现高血压和癌症等疾患。

    父母要孩子懂得控制愤怒和情绪的波动,自己也要懂得自控,控制怒气,要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培养孩子的自在。“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能和天分,如语言、音乐、数理逻辑、运动等。

    父母要协助孩子发掘他们究竟擅长哪一方面,并要好好培养,让孩子发挥所长,能使他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自我激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不过,在用心培养孩子的同时,切忌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压力之下的孩子身心都很容易受伤害。

    [图片1]

    父母要教导孩子能面对逆境和失败。培养孩子的自律。父母培养孩子自律,除了要教导孩子遵守家庭、学校的规矩外,还要培养孩子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因为这种能力将有助于孩子将来踏入社会后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你希望孩子怎样,就说孩子已经怎样了。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就说孩子已经有了这样品质。比如,希望孩子爱学习,就说孩子爱看书,爱问问题;希望孩子记忆力好,就说孩子看两三遍就记住了等等。千万别说孩子“没有记心”“笨头笨脑”“总爱撒谎”“老师不喜欢”等等。

    在学习上不要与其她的孩子去比较,而是要与她自己比较,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既可以帮孩子找回自信心,让她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在自信中达到更进一步的成功,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的乐趣,达到自觉自愿高效率学习的目的。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爱听赞美。孩子是你的心头肉、掌上珠,所以你要记住在日常生活中多表扬孩子。所以你要多发现孩子的特长、兴趣以及其她表现良好的地方。要结合她现有的优点,鼓励和督促孩子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建立起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