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渲染前我们要考虑光子图的大小,一般情况为最终图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也就可以了。
2.在【Irradiance map】(发光贴图)卷展栏单击【Save】(保存)按钮。
3.在弹出的【Save Irradiance map】保存发光贴图对话框中选择一个路径,命名为“发光贴图”,单击【保存】按钮。
4.在【Mode】(模式)右侧的下了列表中选择【From file】(从文件),在弹出的【Load Irradiance map】(加载放光贴图)对话框中选择刚才保存的“发光贴图.vrmap”文件。
5.用同样的方法将【Light cache】(灯光缓存)卷展栏下的光子图保存起来,然后在加载过来。
6.单击【Common】(公用)选项卡,设置输出的尺寸为2000*1500,单击【Render】(渲染)按钮,开始渲染。
7.经过20多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渲染完成了,保存类型选择*.tif格式。
[图片0]23dmax保存渲染光子图
1.开启GI,选择渲染引擎,先设置好发光图 灯光缓存参数
2.设置发光图参数,单核 ,勾选不删除,自动保存,切换到保存的贴图,然后选择保存路径,点击保存,再点击不删除下面的... 选择保存的发光图
3.设置灯光缓存 参数,单核 ,勾选不删除,自动保存,切换到保存的贴图,然后选择保存路径,点击保存,再点击不删除下面的... 选择保存的灯光缓存 注意为了节省跑光子图时间细分设置为800,最终出图时再改为1500
-Ray设置,勾选不渲染最终的图像。为了节约渲染的时间
5.公用参数设置,高度和宽度设置 ,宽度设置为600即可,小图与大图的比例为四分之一,所以大图可渲染宽度为2400。
6.点击渲染。
7.按此步骤即可得到光子图,这样在最终渲染的时候大大缩短渲染效果图的时间。
[图片1]33dmax不能保存光子图
1.保存路径尽量不要带有中文名,我也出现过这个问题,后来我直接保存到硬盘根目录,出完图后,在把光子图文件剪切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2.直接保存在根目录看看。保存路径不要出现中文字。其实除非你渲染照片级的图外。理论上普通的图,调用光子图 速度意义不是很大。消耗时间比较多的也就光照贴图和抗锯齿参数
3.保存光子图不仅可以在渲染大图时节省时间,还可以在下次渲染时,节省时间,但前提是灯光和模型不能更改,相机换位更改可以在渲染设置里光子图模式使用“增量添加到当前贴图”,将前次渲染的光子图加上当前视图里的光子图,渲染时间一样可以提高。若感觉渲染有损失,可以在增量添加到当前视图模式下多次渲染光子图。
43dmax怎么跑光子图
1.先设置输出图的分辨率,一般最后要出的图为1024*768左右的图时,360*240的光子图就够了。
2.把不渲染最终图像的勾打上(因为我们只是开始跑个光子图,所以没必要勾选耽误时间去渲染最终图像)。
3.把间接照明里面的首次反弹改为发光图,二次反弹改为光子图。
4.发光图面板里的模式改为【单帧】往下拉【在渲染结束后】这一栏中勾选【不删除、自动保存、切换到保存的贴图】这三项。
5.光子图面板里和发光图设置一样。然后就可以渲染了,渲染完光子图以后把开始那个【不渲染最终图像】的勾去掉,再调整到大的出图参数就可以直接渲染大图了。
这样就可以省去渲染大图前的那段跑光子图的漫长时间。多渲染几次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