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对应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也是如此的,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性格基础在六七岁以内就已经奠定了。不过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日后接触的人和环境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性格的相关内容。
怎样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性格
孩子的0~1岁主要养的是安全感,也就是说在一岁以内要尽可能即使无条件的满足婴儿的需要,不要觉得会把孩子惯坏,这个阶段孩子需要通过你对他及时的回应来获取最基本的对于这个世界的安全感。
1~3岁主要发展的是规则感,建立规则感的前提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有良好的关系和充足的爱打底的,在此基础上,孩子才会在不感到被伤害的情况下学习规则意识。父母不可以太过严厉和刻板,尽量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用理解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3~6岁主要发展的是人际关系模式,这其实也是以孩子和妈妈爸爸之间的关系作为模板的,在家庭里,父母需要明白,放在第一位的一定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只有夫妻关系稳固有爱的时候,孩子才能真的成为孩子。
[图片0]
孩子也会有榜样的概念去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果是单亲家庭也建议爸爸妈妈们不要把自己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孩子身上,而要继续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孩子需要的榜样。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回应宝宝的哭声。宝宝哭时是否立即回应,在这一问题上教育专家持有不同意见,但重要的是,要让宝宝知道你在他身边。如果宝宝是在睡觉时突然哭起来,先不行动,观察看看是否能自己重新入睡,如果宝宝还是不停的哭,可以轻拍宝宝并轻轻发出声音告诉他你在。
帮助宝宝建立自己的情感纽带、“情感纽带”是指宝宝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或一个物品。当宝宝拿着它的时候,情绪会比较平静。比如有的宝宝的“情感纽带”就是自己盖的小被子,有的是某个小玩具。首先你要有意识的培养宝宝,让宝宝找到自己的“情感纽带”。
而当你发现宝宝的“情感纽带”一旦确定后,你最好准备一模一样的两份(比如同样花色的两个小被子),这样可以在清理一件的时候,让宝宝拿另一件。“情感纽带”对安抚宝宝情绪,绝对是神器!
多多户外活动。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尽可能多带宝宝走出家门去看看。给宝宝介绍他看到的人、小动物、花花草草......如果遇到了邻居,教宝宝如何打招呼,宝宝开始逐渐学习与他人交往。
如何培养孩子坚毅的性格
把挑战摆在孩子的面前、真正的成功往往发生在人们突破边界和障碍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没有机会战胜一些困难,他可能永远不会具备面对挑战的自信。体验冒险和障碍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让孩子有机会去追求至少一个很难的事情。最好是一件有严格纪律和规则,需要长期练习的事。比如钢琴、芭蕾。做得怎样并不重要,尽可能去努力才是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许会很焦虑,但是当她克服障碍时,她就会真正爱上这件事,并且找到发自内心的坚持下去的动力和自信。
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许多人认为,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皆是因天赋所致。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养成轻易放弃的习惯。其实,即便是天才也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来磨练自己的天赋。
[图片1]
没有人想成为那种总是督促孩子进步的爸妈,但这样的确有助于让孩子知道你的期望,并且可以帮助他做到最好。当孩子学习任何新技能时,适时地推动孩子:制定时间表,然后鼓励孩子坚持,反复练习。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性格
什么是性格?在心理学的定义上说,它是指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用的这个言行上面。比如说有的人是特别热情、特别真诚的;有的人就是比较尖刻、比较虚伪的;有的人是自高自大、盛气凌人的;有的人是勇敢无畏的;还包括有些人是比较懦弱的等等。
这里面特别强调的就是稳定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说遇到事情时表现出来的一面。性格一旦形成,想改就非常非常的难。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是用来形容性格的不易改变性。另外一句话能更清楚一些,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是形容性格的不易改变性。
小朋友性格是怎么形成的?我给家长发一张图片,就是性格是如何形成的。那我想跟家长说一下性格是有好坏之分的。家长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把孩子都培养成好性格的孩子。好性格的孩子是由以下方面组成的,第一个是有自信的孩子,有自信的孩子就是好性格的孩子,然后这个孩子可以自我肯定,他可以合群友善,亲子温顺,他有领导思考能力,特别开朗乐观,好学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