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LYMEZD
  • 终于清楚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报告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要坚持走以水养水、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完善和创新工程运行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实现工程可持续利用的长效机制, 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现在,小编就整理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报告以及相关信息。

    供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饮水工程资金的不断加大,一大批农村饮水工程相继建成,截止2013年底,武功县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53处,其中大型集中供水工程10处,解决了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除了10处由水利系统三个基层单位分别管理以外,其余均由村集体管理,实行水利局业务指导与受益村组管护相结合双层管理模式,与受益村组签订供水工程移交协议,要求受益村组设立专人管理,每户安装水表,实行按量收费。在供水水源处制定了安全保护范围,即水源周边100米范围内不得取土,不得堆放垃圾,不得设污染源等。

    存在的问题:

    a、职责不明确,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

    武功县已建成的153处饮水工程除10处集中供水工程交由本系统职工管理外,其余均由村上管理,其次,由水利局系统管理的集中供水工程,有三个单位,本应由城乡供水站统一管理,但是,由项目办分派到三个单位。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管理方式各有不同,这样,管理不能统一,五花八门,职责不清,管理出现混乱。

    [图片0]

    b、群众认识不明确,出现水费收缴困难现象,导致水厂运行困难现状。

    因个村情况各异,群众认识差异,有些村组群众偷水漏水现象特别严重,不交或拒交水费现象常有发生,出现水费收缴困难,影响水厂的正常运行。

    c、管理人员编制得不到落实,致使管理难以落实。

    武功县城乡供水建设管理站属事业单位,现有人员11个,现有编制5个,为使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工作得到落实,2013年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拟在城乡供水建设管理站的基础上成立武功县城乡供水建设管理服务总站,申请编制39名,但因各种愿意,不能批复,致使管理人员和经费的不到落实,维修基金不能到位,管理出现断层。

    d、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管理单位不统一,管理人员素质各异,致使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待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运行现状

    投资情况

    2006年以来,隆德县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2处,共计完成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万元,自治区配套资金1036万元,县级配套及群众自筹万元,自治区妇联投入 “大地之爱 母亲水窖”资金60万元。

    建设规模

    经过多年的建设,建成42处集中式农村供水工程,覆盖率全县五大流域13个乡镇114个行政村。其中“千吨万人”工程3处,分别为大水沟、渝河南部和黄家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主要解决渝河流域和好水河流域,涉及城关镇、好水、沙塘、联财、张程等10个乡镇。其他中小型农村饮水工程39座,单村供水工程23处,分布到全县的各个乡镇。

    [图片1]

    工程水源来源情况

    隆德县集中式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共计25处,按照水源取水方式分机井提水、沟道截潜、水库取水3种,(其中:水库取水2处、沟道截潜19处、机井取水4处);从水源取水型式上又分为泵站扬水和自流2种(其中:自流19处,扬水6处。

    工程供水用途情况

    工程供水用途均属农村生产生活供水工程,仅黄家峡农村供水工程与县城供水同宗同源,但设计供水标准均按照居民生产生活供水设计,工程也仅仅是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未考虑其他不同用途供水。全县42处供水工程中,单村供水工程有23个。

    供水工程运行设备管理

    1.设立专项资金

    农村供水作为农村公共事业的一项基本内容,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政策扶持,争取设立农村饮用水管理工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的管理、维护、改造,包括农村饮用水监督管理的日常支出、各村供水管理经费补助、农村老旧供水设施的完善改造及农村饮用水工程水质监测和维修养护等费用开支。

    2.严格执行设备保养维修制度

    供水设备主要包括闸门、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等。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防止工作失职,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要定期保养、检修、大修和更新,供水构筑物和管网要经常检查、维护,备有应急措施,确保工程正常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