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培养下一代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之一,而怎么才能培养出色的孩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研究发现更多更有效的培养方法。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的相关内容。
如何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例如,父母评论孩子幼儿园的园长很无能,或者儿童医院医生很马虎等等。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但事实上,它们会让孩子渐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从而失去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们本质上都是好人。
兴趣爱好是永远的快乐 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这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而兴趣爱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种技能,例如集邮、拼图等。
[图片0]
它们并不是某种竞技,却同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更能让孩子学会投入的快乐。 建议6:花开叶落是快乐 生活在现今的高科技时代,成人们常常忘了亲近大自然。对孩子来说,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无论是雨雪、白云,还是花开、叶落,都可以从中发掘到很多快乐。亲近自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各项感官能力、观察能力、反应能力。
如何让孩子具备好的性格
热爱生活:“有说有笑,有商有量,又问又答,又学又玩”,这四句话是对快乐孩子最好的写照。而活泼并不仅仅是好动,更不是终日吵闹不休;活泼应该表现为表情丰富,口齿伶俐,能歌善舞,喜爱运动,热爱学习。
善于思考:成功的人都拥有善于思考、富有创意的品质,所以家长要促使孩子多动脑筋。创造性对孩子来说就是要他想的跟别人想的不一样,说的与别人说的不一样,做事、搭积木、画画、解题等等跟以前不一样,比别人的解决方法多,比以前的想法好,这就有了创造性的萌芽,需要家长和老师去启发。
独立自信:独立性是孩子成人、成才的主心骨,应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4岁以后就可以学着自己管零花钱,再大一点就会自己安排生活作息时间。至于自信,对孩子来说就是他总会认为自己是好孩子:我聪明,我能干,爸爸妈妈喜欢我,老师喜欢我,我不骄傲,我爱学习,我爱劳动,有了错大人一说我就改。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家长的协助、引导和监督之下,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一旦孩子养成习惯,就将决定孩子的性格,进而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要义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希望大家能记住:无论你的情感生活,你的事业,你对孩子的教育,都不是一天形成的。
好坏习惯对人生的差别影响是决定性的。成功者每到关键时刻,遇到挑战,就想冲上去,想把事情做到底;失败者每到关键时刻就撤下来。
孩子也是一样,当他在生活、学习上有良性的习惯,那么一生的成功都有保障。2.确立好习惯的标准。作为家长,你一定知道你要给孩子养成什么好习惯。
[图片1]
这需要思考来确定标准。让孩子从小养成成功者的习惯。自信、勇敢、坚持到底、做事认真、积极思考,这些都是成功者的优良品质。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去培养孩子的这些特质。
怎样培养孩子宽容性格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妈妈。孩子最初是从妈妈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妈妈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乐于与人相处。
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心理换位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就像是下棋的人,一开始想着自己怎样走,不管别人,水平逐渐变高的时候,就会想对方怎样走,自己怎样应对。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要消除这种现象的办法就是“心理换位”。
站在妈妈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和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是可爱、可亲、可交的。所以,教上小学的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