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政府将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对公务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提高政府能力和管理效率,积极探索社会新形势需要的中国公务员制度,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务员备考书籍推荐的相关内容。
[图片0]
公务员备考书籍推荐:
教材名称:《公考复习经验及答题方法蓝皮书》
教材优点:
1、该公务员考试教材教材适用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教材通俗易懂,有很强的实战性。值得一提的是,该教材在2012和2013两年的公务员考试中获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受到网易、腾讯、凤凰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的联合推介。
2、“命题人思维”和“阅卷人思维”这两节是本书的亮点,有效帮助考生建立对公务员考试的宏观认知,让考生站在全新的角度读题、审题、解题。该教程没有沿袭传统公务员考试教材的固定模式,让申论部分不再苦涩难懂,帮助考生抓住重点、提高写作深度,快速取得高分。
教材缺点:模拟题演练部分相对较弱;常用公文格式、表达等讲解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教材名称:《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行测部分)
教材优点:
1、行政能力测试的难度在于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度,提高分析计算能力就是提高资料分析做题能力,该教材详细讲解速算技巧,帮助考生对速算有一个全面宏观的认识。该教材同时教考生如何巧妙的试卷上做记号,运用图形型材料的定性特征,借助直尺等考试工具巧妙解题。
2、该公务员考试书籍不仅对历年真题的收录十分详尽,并且对公务员考试真题的解析尤为精彩,在宏观上帮助读者构建知识框架,在微观上指导解题技巧,让考生通过例题提升对公务员考试题型的认识。
教材缺点:该公务员考试教材中部分结论给出的比较唐突,缺乏过渡和论证。理论总结这一块比较薄弱,不系统。
总结:以上三本公务员考试教材各有优势,适用于公务员考试复习的不同的阶段;复习初期和中期建议使用《公考复习经验及答题方法蓝皮书》,该教材通俗易懂,含有大量的备考实战经验,非常适合基础薄弱和初次报考的考生;《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行测部分)和《2014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申论部分》两本教材适合在考试冲刺阶段使用,对考前拔高有非常好的效果。
如何复习公务员考试:
一、复习计划(零基础一定要不能省)
“周密的计划,良好的习惯,严格的执行”是我认为备考阶段必备三要素,尤其是对于开始不知怎么下手复习公考的人,绝对不能省。理由:计划可以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习惯造就自律,自律培养信心;而执行才能进步。三者结合,就是目标的实现。
我是学文史的,行测完全零基础,刚开始看到数字就有心理障碍,后面一步一步走过来,还是有些体会的,写的多点。
复习计划细致到每一天,总括起来就是:上午行测、下午申论,晚上总结。再细致到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我的独门秘诀,就要根据头一天的复习情况、以及当天的学习效率来调整。
这里我要多说一句,公务员考试的复习计划固然有不变性,但一味地追求完成任务式的枯燥复习,效率就难以保证了,最后结果就是时间花了、成效不行、人也疲累了。这可能跟我学文史有关,比较注重效率而不单单追求复习时长。
二、行测复习步骤
第一阶段:认真看书(包括一些总结性的资料)。辅导书不能求太多,一套足已。我只用公考复习经验及答题方法蓝皮书1本公务员辅导教材,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认真做笔记。了解了行测的基本内容,并对基本题型有了一定的了解。再看一些总结性的资料,对题型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当然,后期再看一遍的过程中,重点看之前的笔记,这样更能把握重难点。(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这里要多说一句,可能因为我学文史的,行测从零开始,心态比较好,真正是从最基础开始,一点一点地看,没有那种“我都会”的感觉,最后反而基础题目得分率高,暗喜。有些朋友备考行测,觉得自己基础不错,简单的根本不看,光攻难的,结果考场上简单的速度不够,难的心理素质有不够,两头损失,很划不来。
第二阶段:初做真题。此后我就开始做真题,不断的做,每天掐时间做,从国家的到地方的,做所有能找到的真题,不放过任何一道真题。 这是对速度的训练。记着要留两到三套国家的真题到最后做模拟练习用。
第三阶段:再做真题。第二阶段的做真题是为了练习速度和训练我的时间概念,这次的再做真题则是为了提高我做题的正确率。上面2个阶段我花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把以前做过的真题重新翻出来做一遍,这时我要求自己每天做两套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求自己无论自己做错的题目有多长都摘抄到我的错题本中,按类型把错题集中在一起,并注明做错的原因。每天必须把所有的错题都弄懂。就这样悄悄的,我就懂了很多,题目也越做越顺手,速度也越来越快。
[图片1]
如何从零开始备考公务员:
制定复习策略,进入备考状态。先根据自己准备报考的类别,比如是国考还是某省考或市考,找出上一年的行测和申论真题,熟悉一下题型,浏览一下题目,找一下感觉,看看哪些题型自己擅长,哪些题型是自己的短板。就行测来说,分值比重较大的题型肯定要重点复习,比如言语理解、资料分析等,这些题型其实是比较容易拿分的,特别是备考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攻破重点题型是给卷面加分的重点,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大且分值比重不大的题型,可以适当突击一下,不必花费过多时间精力。同样,申论也是分题型的,前面几道总结概括分析题可以比较容易拿到大部分分数,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短板,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下定决心信心,进入全面复习。这一阶段主要是抓住两本教材,进行一次完整的复习,可以是一两个月,也可以是三五个月,具体根据个人备考时间和看书状态来定,如果进展吃力可以适当放缓,切勿贪快嚼不烂,这个过程是打基础,后面的强化训练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所以宁可慢一点,也要做到扎实全面。行测和申论要同步推进,时间安排最好就按照考试的时间,比如上午行测下午申论。特别是申论,有人认为不需要花多少时间,临近考试时突击一下就可以,其实个人认为突击申论是不明智的,因为申论的分数弹性比较大,而且又不会像行测一些题型那样难度很大,所以认认真真花时间去复习,或许比花同样的时间去啃硬骨头(行测的某些题型)更划得来。
大量真题操练,进入题海战术。经过对教材系统的复习,接下来就要拿题目来操练了,一方面检验一下复习情况找出薄弱的地方以便专项突破,另一方面是通过做题强化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参加过考试的人都知道,特别是考过多次的人更清楚:不是不会做,而是时间不够。所以停留在会做还不行,要熟练,要速度,要有技巧,这就需要大量做题。这一阶段切勿做完一套题看看答案就了事,而是要对照答案解析,很仔细地去思考总结梳理,例如做对的题目是不是真正扎实掌握了,是不是有更好的技巧,做错的题目错在哪里,当再次遇到类似题目时有没有及时纠正自己的思路等等。在做题阶段要不断总结,自己总结出题型和技巧,比拿别人的技巧要管用得多。
整理复习笔记,准备轻装上阵。每个人复习过程中肯定都有自己的笔记,不管是知识点的梳理,还是错题集的整理,或者是公式技巧规律,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财富,那里面凝结着自己的思考和心血,现在可以拿出来做个梳理,再过一遍。另外这个阶段还有一件事至关重要,但是少有人做,那就是确定好自己的做题顺序,先做哪个题型再做哪个题型,并且分配好每个题型的时间,这个尤为重要,因为考场上时间紧迫,身心高度集中和投入,很难严格控制好时间,自己事先确定好并牢记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然后模拟几套题形成自己的套路。就可以信心满满等着轻装上阵了。
如何在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
首先,准备长期备考的考生应多读一下各类书籍,扩大一下知识面,因为公务员行测考试也是涵盖了方方面面的知识。说考生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点也不为过。
其次,做一下往年省考、国考真题,把握出题类型,测算自己的做题速度。在自己欠缺的地方多下功夫,多找一些模拟题进行训练,也可以找一个错题本作为复习的参考点,以免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
关注时事热点,做往年申论真题,对比参考答案,整理自己的答题思路。
考试过程中,找准窍门,把握好时间,行测方面,先做言语理解、常识类题目,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最后留出时间做耗时较长的数量关系题,真是一点不会的几道题一律蒙同样的选项。千万要记得涂卡,否则前功尽弃!
申论考试中,则记住一定保持字体工整,卷面整洁,因为打分主观性强,这两方面也决定了最后分数的高低。往往申论题的答案就在材料之中,找出关键词、关键句,加上自己的想法,有逻辑性的表达出来,就是不错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