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OHOWMM
  • 总算认识如何看待孩子的不良情绪

    父母都应该了解在亲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避雷针效应。在雷雨天气里,一些几百米高的建筑由于避雷针的保护,能够安然无恙。避雷针效应提醒父母:面对孩子的坏情绪,如果能够有效引导,就能避免孩子累积坏情绪。那么,如何看待孩子的不良情绪呢?
    [图片0] 在一次单亲妈妈们的亲子交流会上,佳佳的妈妈说了一件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发生的小故事。8岁的佳佳有一次突然焦躁不安,她一点也不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波动。她看到佳佳在房间里四处走动,突然把自己一个最喜欢的玩具扔在地上不停地用脚踩。 妈妈不知道佳佳发生了什么事,就没有及时阻止佳佳的行为,她想看看佳佳接下来会做什么。佳佳踩了玩具几脚,然后突然跑到她身边,一把抱住她的腿。她知道孩子肯定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她没有说什么,只是抱着孩子,轻轻地抚摸孩子的背。孩子在她的臂弯里抽泣起来。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她才问佳佳刚才怎么了。佳佳说她刚才看到电视上有个小朋友的爸爸不要小朋友了,没有爸爸的小朋友受到别人的欺负,她很生气。原来佳佳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爸爸,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有这样一个亲子教育故事。当孩子打翻了一杯牛奶,孩子会手足无措,甚至担心父母的责备。这个时候聪明的父母会怎么做呢?他们会和孩子一起把地板上的牛奶清扫干净。孩子因此而来的坏情绪自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不合格的父母会无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并对孩子进行责备。打翻一杯牛奶是小事,可是如果父母的做法不对会造成孩子错误的想法。他会认为做错事或者有不良的情绪时,不要跟父母说,因为父母会责备他。他会把这些积压在心底,就像云层一样越积越厚,慢慢地就会带上电了。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一心理过程,当孩子越来越沉默,或者有时候对着父母“咆哮”的时候,父母惊呆了,像被雷电击中。其实父母不知道,这完全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孩子的情绪高压线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是由于父母的粗心或者没有及时疏导才会发生。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们的情绪反应会越来越多。孩子不像成人,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当他们内心充满困惑和矛盾,情绪越积越多时,他们就会感到烦躁不安。父母应该随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情绪低落或反常时,父母要做的就是及时引导孩子发泄内心积压的不良情绪。 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的成人化也越来越明显,然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生活给父母带来的压力,让他们和孩子的接触时间变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心理危机。例如:缺少安全感,他们会变得歇斯底里;没有足够的亲情交流,他们会日益孤僻。如此,父母更应该多关心孩子,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孩子出现的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避免孩子受到不良情绪的侵扰。 父母经常扮演孩子情绪的避雷针角色,不仅能够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还可以有效地改善亲子关系。在情绪疏导和释放的过程中,孩子也会意识到,因为坏情绪而迁怒于他人,或者让他人受到伤害,是错误的行为。在情绪的释放过程中,父母也可以指导孩子和他人交往的一些原则,这会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