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RRHQXD
  • 终于懂了政府工程管理

    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比较特殊,其实施、运作都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所以政府能否做好其投资工程的管理工作就显德尤为重要,现在,小编就整理出政府工程管理的方法以及相关知识。

    创新机制,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宏观管理

    (1)完善与政府工程管理相适应的法规规章。改变过去对社会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一视同仁的做法,突出政府在公共服务管理上有所作为的特点,研究制订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的法规规章。考虑远水解不了近渴,在相关法规规章未出台前,政府工程建设主体可先就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规范。

    (2)推行政府集中代建制。积极培育项目管理公司,走项目代建之路是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化、社会化的必然要求。但鉴于法制不健全,市场机制不成熟,目前政府工程还不能完全走社会中介公司代建之路,在转轨时期,实行政府集中代建。

    [图片0]

    (3)对建设项目造价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工程造价形成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主要决定在工程的前期阶段。资料显示,投资决策阶段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为75%-95%、设计阶段为35%-75%、施工阶段为5%-35%、竣工阶段为0%-5%。加强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重要环节的造价控制,运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点面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控制效果。

    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保证政府资金的合理使用。

    科学合理的项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和基础。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即达到80―90%,科学合理的项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和基础。

    要对工程项目作出正确的决策,关键要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深度,合理确定项目规模,充分考虑建设标准水平以及规划定点的选择,合理地进行投资估算,实现投资控制目标,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为了避免“三边”工程的出现,每届政府应先按规划要求、人大提案和下达的考核任务、指标等,作好可行性研究,制定出当年相应的建设计划和完成计划,纳入计委的建设立项和投资计划中,并转发给各责任单位,提前作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招标。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具有关资料显示: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到75%以上。设计阶段不仅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关健性作用,而且对于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工程质量以及建成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满足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5% ~10%,甚至可达10% ~20%。很显然,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目前,设计招标推广滞后,设计市场较为混乱,挂名设计、业余设计等不规范行为较为普遍,设计单位凭关系、靠情面承揽设计任务的情况频频发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设计深度不够,不能适应工程施工招投标的需要,尤其不能满足现在建设工程无标底施工招投标的要求;另一方面设计个性及变更频繁,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图片1]

    大力推行限额设计招标,有利于促进单位提高设计水平、有利于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比选、有利于加大控制工程造价的力度。

    严格实行项目建设全过程公开招投标制度,有效控制造价。

    招投标承包制已在全国普遍推广,并在合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及投资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招投标的实施,使基建投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规避招标、将公开招标变为邀请招标、虚假招标、串通投标、明招暗定等严重违反建筑市场秩序的现象仍然存在,必须坚决予以禁止,政府投资项目要实行从项目方案、设计、勘测、监理、到施工、装饰等全过程公开招标,在施工招标中重点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所有招投标活动均在有形建筑市场内公开进行,提高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为投标企业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择优选择承包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对策和建议

    顺应时代潮流,转变传统观念,推进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专业化和规模化,政府为了适应社会也在不断的进行职能改革,朝着管、干分离的方向发展。为了符合政府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就必须加快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实现政府职能监管分离的转化目标,使管理者不再身陷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并且能充分发挥其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就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另外,为了有效的防止政府官员的职务犯罪,从根本预防腐败,就要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我国在1996年推行了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自此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自我国加入WTO之后,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应该遵循“投资、建设、监管、使用”四分开的原则,达到制约有效、科学规范和专业化管理、权责明确的目的,实现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健康有序发展。

    运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完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方式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工程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目前我国深圳、上海、青岛等地已经开始借鉴现代工程管理理论进行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方式的变革,并在实践中进行了运用。很多地方在改革中借鉴的是香港的模式,即将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职能和业主职能赋予同一个机构,以深圳为典型的代表。虽然,深圳、上海和青岛等地尝试性的在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中使用了现代工程管理理论,但是与国外真正意义上使用现代工程管理理论还相距甚远,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并要不断的进行改进。由此可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投资工程应该大力推行现代化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资质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逐步完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

    完善政策环境,逐步推进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逐步进行推进,不能急于求成。为了逐步完成改革,必须建立完善的政策环境。政府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定以及管理办法,与此同时,可以借鉴资质管理的经验,制定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也可以实行公开招标的机制,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工程管理的公司这样就可以在政府和管理公司相关标准的制约下,有效的规范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的运行。另外,我国也应该尽快和国际接轨,遵照国际通行的做法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律,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并进一步规范安全监督资格审核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为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