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OHOWMM
  • 总算知道如何引导孩子自我保护

    在当下这个社会,由于个别道德败坏的个人引发的儿童侵害问题时有发生,作为家长,我们不可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教会我们的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在面对侵害时可以及时自救,或者防患于未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引导孩子自我保护的相关内容。

    如何引导孩子自我保护

    培养孩子的安全常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昌明的年代,同样的,在科技昌明的背后,是无处不在的电力,机械等等,对于孩子尤其是幼儿来说,许多他们接触不到的东西往往引发他们的好奇。

    教孩子记住家里的基本信息

    平时要教孩子们学会记忆关于父母电话,家庭住址一类的家庭基本信息,方便孩子们在走失或者迷路的情况下向警察或者好心人求助时,可以迅速联系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方便我们及时处理。

    教孩子学会大声呼救

    告诉孩子,当遇到危险时,一定要大声地呼救,往人群密集的地方跑,不要因为害怕而放弃抵抗,要学会自救,面对陌生人有拉手等行为及时挣脱并大声呼喊,最大限度保护自己。

    [图片0]

    教孩子辨别危险场所

    告诫孩子不要因为好奇前往诸如网吧,歌厅等人员成分复杂的场所,虽然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类似场所,但总有不法分子诱导未成年人以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要让孩子从内心竖起防线。

    教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办法

    教孩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一般,作为学龄前的孩子,特别是在他们能够听懂我们的讲话之后,要经常告诉孩子,不要别人的东西,除了爸爸妈妈之外,谁的东西都不能要,如果要接受别人的东西,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一定要征得父母的同意。

    孩子小的时候最容易就是受到玩具或者糖果的吸引,如果陌生人用这些东西诱引孩子,只要孩子不接受,一般很难被诱拐。教孩子任何时候都要在父母的身边或者视线之内:一般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总有一方会陪在孩子身边,但是也要防止在我们疏忽的时候出现意外。

    那么,这需要父母要灌输给孩子的道理就是,孩子无论何时都要始终在父母身边或视线之内玩耍,特别是不要去人少或者昏暗的地方玩耍,避免给陌生人可乘之机。另外,要告诉孩子,任何时候要离开父母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才可以。

    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父母一定要多陪在孩子身边,不能自顾自己玩乐而忘了孩子。教孩子不要搭理并远离陌生人:孩子小的时候是缺乏判断力的,要教会孩子不要搭理陌生人,并远离陌生人,孩子头脑里有了这个观念的话,他们就会保持对陌生人的戒心,从而提高安全系数。

    儿童如何自我保护

    教会孩子一些常识。让孩子认识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已经安全符号,例如’防止触电‘、’水深危险‘等符号,以及靠右行走,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等基本常识,防止孩子因无知而遭到伤害。

    教会孩子大声呼救。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危险的时候要进行大声呼救和逃跑,一方面可以吓走坏人,而是可以引起周围人的关注,避免危险和伤害。

    让孩子记住父母姓名,联系电话,以及家庭住址等等基本信息。孩子在外不慎和父母走失时可以通过孩子的记住的这些基本信息来方便警察和好心人来帮他找到父母。

    学会拒绝陌生人。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不吃不喝陌生人的食物和饮料,不坐陌生人的汽车,不轻易和陌生人走,感觉不对大声呼救。

    [图片1]

    不要单独外出。最好不要单独外出和独自到很偏僻或者荒凉的地方,去哪里须大人陪同或者家长知道。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管陌生人给你的东西是什么,一律都不要接受。只有我们经常这样孩子,让孩子明白不熟悉的人给予的物品是不可以要的,如果真的想要的话,那么务必要征询父母的同意。只要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是很难被坏人诱拐的。

    不跟陌生人随便攀谈。如果有陌生人想要接近你,而你的身边又没有监护人在场的话,这个时候你应该要远离这样的陌生人,千万不要跟对方讲话,如若随意攀谈,一旦陌生人拽你走的话,你呼救也难以取信路人。所以,作为父母的你要学会这么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自我防卫。

    不要远离父母的视线。教育孩子在外出的时候,最好能够时刻陪伴在父母的身边,而不总是跑上跑下,到处乱窜。一旦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有可能会被坏人拐卖,此时他们的能力还比较弱,是没办法反抗大人的。因此,父母要教会孩子在父母身边才是比较安全的。

    让其在原地等待父母。如果孩子外出,不小心丢失了的话,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原地等待,而不是随处跑,否则父母回头寻找孩子的话,是很难短时间内找到孩子的所在之处的。另外,如若是有陌生人帮助孩子的话,让孩子也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走,尽量在原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