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良好的、有组织的技术以及预先考虑可能发生问题的能力都至关重要。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会为建筑项目带来利润。现在,小编就浅谈施工项目工程管理以及相关信息。
工程项目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没有经过建筑设计单位和安全监理部门设计及监督的情况下擅自强行违章施工,造成三人死亡、多人受伤的重大伤亡事故。5月20日上午,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法院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被告人汪镇西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被告人汪镇西在黄山市屯溪区阳湖镇兖山村开办了黄山市百鸟亭古建筑构件设计制造有限公司,从事古建筑构件生产。2006年12月底,被告人汪镇西为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组织并指派民工汪民华、李秋好、邓鲲鹏、王忠武、姚万福等村民为其所经营的公司搭建一个砖木结构车间。汪镇西在没有经过建筑设计单位和安全监理部门设计及监督的情况下擅自违章强行施工,2007年1月29日下午14时许,正在施工当中的车间顶部三角架突然坍塌,导致正在施工作业的多名工人不同程度受伤,汪民华、李秋好、邓鲲鹏三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被告人汪镇西积极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获得被害人或其家属的谅解并请求法庭对其从轻处罚。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汪镇西作为企业负责人,违反建房审批规定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指派民工搭建车间,导致发生三人死亡、多人受伤的重大伤亡事故,其行为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案发后,被告人汪镇西能自愿认罪,并积极处理善后事宜,赔付被害人损失、获得被害人或其家属的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汪镇西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且其案发前无前科劣迹,对其判处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遂依法作出前述判决。
[图片0]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建筑企业应树立成本、进度、质量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进度、质量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进度、质量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实现管理的创新,在安全、质量、工期保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设工程中项目施工管理
科学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切实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工程开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将企业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要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审批。
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根据有关规范和企业编制作业指导书组织分部分项技术人员编制各工序工种的质量保证措施,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要求各级作业人员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做到心里有数。正确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保持机械设备良好技术态度。
[图片1]
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
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设质量管理点,并设专人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如建筑物轴线坐标和高程;基础的土质、位置、标高、尺寸;梁、板、柱混凝土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以及预埋件(管)和预留孔的位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钢材、水泥的试验成果资料;特殊项目大样图的形状、尺寸以及其它需要复核的项目。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坚持“三检”制度
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对于工程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事故,一经发现,组织力量,严肃进行处理,事故的处理均由监理工程师负责全权组织。对于质量的处理,绝不允许心慈手软,必须按照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和没有具体的整改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认真处理,防患于未然。
施工中质量控制方面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要求需要转化为可用定性或定量的规范表示的质量特性,以便质量控制的执行和检查。它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要排除这些环节的技术、活动偏离有关规范的现象,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控制的目的。根据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的概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可定义为: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
因此,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按其实施者的不同,包括三方面:工程建设监理的质量控制,是指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为保证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其特点是外部的、横向的控制;政府部门的质量控制,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其特点是外部的、纵向的控制;承包商的质量控制,其特点是内部的、自身的控制。
建筑施工阶段是将业主的意图和设计图纸转化成工程实体阶段,是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因此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是整个建设项目的核心和重点。此过程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根据。工程承包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包括图纸、设计说明、标准图集)、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它们是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实施管理的共同性依据,具有通用、具体、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特点。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建筑材料及制品、构配件等的质量技术标准、施工工序质量控制(0n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等,它们是工程质量检验控制的专业性、技术性、法规性的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的质量控制对象而制定的技术性法规性文件,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应遵守的准则,也是衡量工程质量、鉴定材料质量的科学尺度。对建筑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最有效、最普遍的方法是现场检查,坚持巡察制度,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可以采用:①目测法,凭借现场质量管理人员或监理人员实践经验及感官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的部位采用“一看、二摸、三敲、四照”的手法,对检查对象进行质量检验。②量测法,借助量测工具和计量仪器,通过实际量测将其结果与标准相对照比较,从而判断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量测手法归纳为“靠、吊、量、套”。③试验法,通过对施工材料和半成品成品现场试验或实验室试验,取得数据,来分析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