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在整个项目目标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成本控制,对降低工程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积极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小编就浅谈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管理等相关信息。
寻找有效途径,切实控制工程成本
(一)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要明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公司、项目部、专业工程处和外协施工队伍之间责、权、利的关系。项目部是代表公司管理工程项目的工作班子,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所以他不是一个经济实体,应对公司整体利益负责任。项目部各成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执行项目成本分析标准,确保正常情况下不超成本支出,如果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超成本较大时,应及时报公司成本控制中心核实,找出原因。如属工程量追加,则积极协调业主、监理和设计,搞好签证追加;如属材料价格上涨,则由成本控制中心报请公司承担差价部分。
(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 重视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技术方案措施的编制和实施,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对降低成本方案的编制者要给予重奖。
[图片0]
(三)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用的25%左右,作为施工企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要从用工数量上加以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力争做到实际结账不突破定额单价的同时,提高工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工资的计划管理、提高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尤其要减少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 在此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广使用优秀的劳务分包协作队伍,保证人工费不突破目标值。
2.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45%~50%,要对材料用量、材料价格加以控制。要掌握材料的规格型号,严格计算材料的使用计划。严格制订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实行量方、点数、过磅,保证材料质量合格,不亏方短缺,保证其数量。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 实行全过程监控,做到计划出台会审制,采购执行招标制,费用汇出监督制,材料领用审批制;使用管理做到零损耗,仓储达到零库存,实行限额领料制。施工完毕后,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归集质量成本源
质量成本与质量成本源的关系 在质量成本源上产生质量成本,对企业的整个运作进行分析,进行成本源归集,对于分析质量成本和进行质量成本核算是必要的。其对应关系见图3。
质量成本源的归集 有效地找出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归集质量成本源的目的,进而帮助有关责任部门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和避免再次发生。为了便于企业对质量成本源的归集和分析应建立《质量成本源归集明细表》。举例说明:见表1。
建立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体系 建立和完善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体系,一方面对质量成本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明确质量损失成本源,进而找出引发质量问题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有关部门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或者采取措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消除和规避。
[图片1]
通过建立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表对质量损失成本源进行分析,罗列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同时根据原因找出质量损失成本源。
建立质量损失成本分析工作程序 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是为了支持质量改进决策,使质量损失成本分析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易于操作,更好的为决策工作服务。质量损失成本分析工作程序大致归纳如下几点:
①明确工作目标。②汇总和整理数据。③进行质量损失成本分析。
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管理。
1.加强业内管理
工程项目开工时,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在图纸会审时对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的项目,要认真仔细看透图纸,从方便施工,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又能降低资源消耗,增加工程造价等方面考虑,积极提出修改意见。
2.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
在项目生产过程中,材料成本和机械设备使用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左右,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的节约来弥补。因此,建立完善的采购和收发料制度十分必要,一般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减少材料储存量,以加速资金周转。材料采购应通过市场调查,论质比价;对于耗量大,价款总额较大的材料应采取招标方式,公开竞价,择优选定。
3.分包成本及人工成本的控制
分包成本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分包单位的选定可进行招标方式,对分包项目结算,严格按分包合同执行;各专业分项工程都需经过各责任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结算。对于包清工,工程项目应选择实力强、技术精、工人素质高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