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实质上是企业文化在生产现场的深化和体现。通过大量施工实践证明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施工现场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能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消除施工现场的外部干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现在,小编就整理出建设工程绿色施工与环境管理以及相关信息。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与环境保护
一、节约能源
1.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和设备。
2.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机械设备运转正常,降低能源消耗,不要因机械设备的跑、冒、滴、漏等不正常运转而造成能源浪费。
3.在机械设备及工地办公室的电器等闲置时关掉电源。
二、节约材料
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工艺和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
2.采用轻集材料及轻集混凝土,减少自重,节省原材料。
3.采用高强、高性能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减少水泥和混凝土的用量;并且,充分利用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矿渣)生产水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4.采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水泥、砂石、污水、粉尘和搅拌机对环境的污染。
[图片0]
三、采用环保建材
1.与传统建材相比较,环保建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节约能源与资源。如用多孔砖、水泥砖代替实心粘土砖。
(2)生产过程中不形成新的污染源。
(3)使用过程以提高生产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
(4)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于资源回收的建材。
2.采用环保建筑材料,能节能减排、具体的优点是:
(1)尽量少用水泥熟料,代之以工业废渣为主的矿物外加剂,以减少大量产生的温室气体CO2对大气的污染,降低资源与能源消耗。
(2)尽量采用工业废料,如采用粉煤灰、矿渣等,以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而且保持混凝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3)最大限度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减少构筑物的水泥与混凝土用量,以减少结构尺寸,减轻自重,提高耐久性,保证或延长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期,使材料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其功能。
熟悉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环境法律法规
自觉遵守国家及工程建设所在地的环境法律法规是做好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的一项最基本要求。作为工程建设环境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及其相关的内容,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各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指导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的具体工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的任务、对象、适用领域、基本原则、及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环境保护责任、排污单位防治污染的基本要求、“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以及禁止污染转嫁和环境应急的管理规定,以及违法法律规定的责任均做了综合性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生态性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些自然资源保护及其他有关部门法律对环境保护均有专项的规定。
[图片1]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及政府部门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环境保护国际公约。在建设项目所在地有地方标准的应执行项目所在地地方标准,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条约和议定书与我国环境法律法规有不同规定时,优先适用国际公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组织措施
1、 建立施工现场全面的环境控制系统建立全面的环境控制系统,设环境管理总指挥技术和施工总负责层层分解定人定责分工明确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环境管理总指挥是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负全面责任。技术总负责是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项目环境技术管理。 施工总负责是项目生产副经理负责项目环保施工管理。技术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为环境管理员。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设大气、固体废弃物、废水、噪声、振动和光的6 个防止污染组由6 个环境管理员任组长施工班组长和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任副组长。
2、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的综合治理认真做好全体施工人员、驾驶员和临时外来辅助工等的自觉保护环境意识如利用企业报、民工学校、宣传栏、宣传标语等为阵地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搭建工作平台做好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结合起来的宣传教育。 对现场污染不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按要求报批连续施工时间并予以公布。经常与当地居村委会、周围居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等进行联系认真对待来信来访及时解决问题。若有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经济补偿与礼节解释工作取得有关部门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并限期整改。
3、 完善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责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度将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做到责权分明管理有序防止互相扯皮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岗位责任制 环境责任岗位主要有环境管理总指挥、技术总负责、施工总负责、环境管理员、防止污染组组长、施工班组长、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和责任区负责人等并明确各级环境管理人员职责。(2) 环境检查制度 由环境管理总指挥组织的每季、月、旬进行定期检查由施工和技术总负责组织的季节性、节假日检查和机电、消防等专项检查由环境管理员和防止污染组组长组织的日常检查由防止污染组组长和责任区负责人组织的班前检查由班组或分包单位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3) 环境教育制度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三类人员培训教育、施工技术交底和班前活动等都要有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内容。特别要做好经常性现场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栏、警示标志、宣传标语和环保录像等多种形式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