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拼的就是对于教材的熟悉和理解,只要将教材理解到位,熟悉彻底,拿高分不是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级会计师考试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片0]
1、做好学习计划
目前距离考试仅1个半月,考生应根据自己现有的基础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建议这个阶段了解当年度的考试重点、掌握答题思路是考生最重要的任务。
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每天复习时间为6小时以上的考生通过率最高,通过国家线的比例为%,其次是每天复习时间为-4小时的考生,通过国家线的比例为%。由于大部分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考生工作繁忙、家庭中也有事务需要分担,无法实现每天6小时的复习时间。因此,建议考生工作日保证每天2-3小时的复习时间,周末及节假日保证每天6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
3、注重模拟练习
考生在本阶段通过模拟考试,检测自己的复习情况、发现复习及应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补缺补漏奠定基础。在做题过程中,要关注这道题与哪些知识点相关,这些知识点中可能存在着哪些陷阱,命题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出题。
4、抓住重点内容
备考复习时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做到重点内容重点对待。考试重点可以通过听课获得,因为授课老师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视角及对考试的专业研究能够使他们有效地判断何为重点及其重要程度。
2高级会计师复习攻略
1、预习阶段:提前准备,制定学习计划。
高会考试难度逐年提高,为此必须提前学习。我在今年初就开始预习,通读《考试大纲》、《高级会计师实务》辅导教材。合理安排时间,讲究学习方法,第一遍看书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都搞明白,遇到不懂的可以跳过去,但一定要做标注,以便看课程时重点学习及咨询。
2、基础学习阶段:巩固知识,重点掌握新增内容。
领到当年的辅导教材后,我开始跟随上国会精讲班学习、做配套练习。学习方法是看书-听课-做题-分析-总结。精讲班的讲授是重要的关键环节,包括知识点精讲、案例分析、建立牢固的知识基础,有助于针对性地去掌握各个知识点。老师的课讲得很细致,传授知识的同时,又会讲授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解题技巧,再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3、总复习阶段:强化复习,模拟考试全真演练,熟悉答题技巧、提高应试水平。
我在总复习阶段学习了锦囊班、强化班、面授班课程,并且获得2014年面授班模拟考第一名。强化班、面授班的课程通过大量习题与精细化服务强化应试水平,主讲老师整理补充了大量的财经法规,提供了考前重点难点关注,课堂笔记就是一本集中化、精细化的考试资料。
3高级会计师备考攻略
一、正确选择考试用书
对高级会计师考试,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只制发《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没有统一的指定用书。在市场上高级会计师的考试辅导书虽然较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选择好的考试用书对应试者来说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所有考试用书中《考试大纲》是必不可少的,应试者只能以《考试大纲》为主,由于考试大纲只有“说明”、“考试内容”、“考试样题”三部分内容,除“考试样题”外没有相关习题,要想顺利通过考试,有必要报一个辅导班,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握备考时间
有人会问,该如何把握备考时间呢?根据中国会计视野网站的调查结果,有%的应试者是在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备考的,%的应试者是在考前两个月开始复习备考的,鉴于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应试者均具有中级职称,笔者认为,复习备考时间不需要太长,但应视考生基础而定,基础好一点的在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完全能来得及,对于考过中级会计师时间较长或者通过评审方式取得中级职称的应试者,因近年来会计法规变动较大,应提前进行备考,以确保万无一失。
[图片1]
三、解读考试特点
打算备考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应试者,首先,要了解一下高级会计师考试的特点,然后花一定时间研读考试大纲,在此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题训练上,按套路快速解题,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4高级会计师考试技巧
1. 高级会计实务考试
《高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为案例分析题,共有9道,必答题7道,选答题2道(二选一),考试题特点主要偏于理解、应用、判断。
学习时先将各章分好类,按每类知识进行学习,确保把每年必考的题目拿到分,严格按照网校老师讲授的答题方法,先看清楚问题要求,再看问题。且要注意平时一定要动笔写,多做题,动笔把思路写下来,这样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考试的时候会思路清晰,手到擒来。
另外,要注意练习无纸化系统,别因为客观因素,导致答不好题!
2. 评审准备
在高会评审中,专家团比较关心学历、申报单位的规模大小、刊登的文章/论文、工作业绩、资格证书等,每个都漂亮自然最好,我们不能做到所有履历都完美,但我们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一番“润色”,做到更好才能打动评委的眼球。
高会评审需要的材料一定要提前准备,涉及到的材料比较多,依次整理好,到评审的时间才没那么慌张!
3. 发表论文
必须紧密结合资格取得中级职称以后,所从事的会计管理工作及专业特点,由本人独立撰写,必须是工作研究类的论文,要紧密稽核实际工作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对本专业的理论问题和发展趋势有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