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工程一旦发生变更,势必影响到项目的投资利益。我们必须重视工程变更的管理,现在,小编就整理出工程重大变更管理等相关信息。
工程实施全过程中的变更管理
优选勘察设计单位
推行限额设计和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上减小变更事项的发生。改变目前工程设计实报实销、设计不顾造价的做法,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法。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方案,促进精心设计,使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建设单位将勘察设计任务委托同一家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签订勘察设计合同,明确建设标准,合理确定工程投资总额。并对节约投资限额与超过投资限额给予奖惩,激发设计者的创作灵感,鼓励设计单位提供节能、省地型等工程。凡因设计单位错误、漏项等原因造成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标准而导致工程静态投资超支,应相应扣减设计费用。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聘用有相应资质的造价单位,根据市场和国家标准准确计算工程造价。将标底计算书和图纸向所有投标单位公开,在开标前设投标答疑会,由设计单位和造价单位回复投标单位提出的关于技术和造价方面的疑问,尽量将工程技术和计算等方面的问题处理在施工前。
[图片0]
签好施工合同
防止施工单位“钻”工程变更空子。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各自应承担的风险范围及处理办法。签订施工合同不能违背招标文件的实质性条款,并明确约定工程变更计算方法,尽量做到事前约定,事中控制,防止施工单位“钻”空子,套变更。
选好现场代表,严把工程变更关口。
选择具有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经验的现场代表,严把工程变更关。工程具有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高、时间长的特性,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有可能与实际现场情况不同,不可避免的县发生一些变更。施工单位往往利用这些机会向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要求,这时现场代表要正确区分哪些是必要的变更、哪些是不必要的变更,必要的变更影响造价是多少、能不能有更好的替代方案等等,这时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的控制经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怎样做好工程变更管理
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合同价款;
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此价格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执行;在具体确定过程中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设计变更程序相同,但变更费用不予处理,由施工单位自负,若对工期、质量、投资效益造成影响的,还应进行业主索赔。
由于设计部门的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变更,因此采取的补救措施,如返修、加固、拆除所生的费用,由监理单位协助业主与设计部门协商解决。
[图片1]
由于监理单位责任造成损失的,应扣减监理费用。
经监理工程师同意采用的承包人合理化建议,所发生的费用和获得的收益,由承发包双方另行约定分担或分享。
由设计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延期,根据设计变更责任由监理工程师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凡是没有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并签发的变更一律无效;若经过监理工程师口头同意的,事后应按有关规定补办手续。以上论述只是根据我国目前的工程管理现状所做的讨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工程管理的日益国际化,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更好地作好工程变更的管理,将成为倍受工程建设者关注的大事。
重点加强对重要设计变更的管理
1)科学合理全面地确定设计任务。设计任务是建设工程设计的依据,在编制设计任务书的时候,要准确、充分地反映建设单位对该建设项目的设计要求,如产能(量)、规模、标准等;要全面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情况和生产力状况;要充分了解建设单位对拟建项目的使用要求。
2)不轻易改变设计标准。设计任务书是指导项目设计的法__规性文件,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始终要以设计任务书为指导,严格控制设计规模,严格执行设计的标准;要科学准确的编制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实事求是的利用投资的标准和概算指标,避免在编制设计概算时人为降低使用估算指标和概算标准,避免造成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变设计标准增加工程的投资,形成所谓的“钓鱼工程”。
3)设计要有前瞻性。所谓的设计有前瞻性就是要充分了解该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设计的定位、规模和标准要有适当超前的规划,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就发现即将建成的项目从功能上、技术上或标准上已经落后了,造成项目投资的浪费。为了避免落后,采取边施工边修改设计,造成建设投资的全面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