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内转子用键或销子固定在转子轴上,由曲轴齿轮直接或间接驱动,内转子和外转子中心的偏心距为e,内转子带动外转子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内转子有4个凸齿,外转子有5个凹齿,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
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形成4个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转动,这4个工作腔的容积是不断变化的。在进油道的一侧空腔,由于转子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吸入,转子继续旋转,机油被带到出油道的一侧,这时,转子正好进入啮合,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挤出并经出油道压送出去。
这样,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性好,成本低,在中、小型发动机上应用广泛。 其缺点是内外转子啮合表面的滑动阻力比齿轮泵大,因此功率消耗较大。
[图片0]2转子式机油泵的检修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关于转子式机油泵的检修要求:
①用塞尺检查外转子与泵体之间的间隙,标准值为一0. 16mm,极限值为0. 20mma
②检查内、外转子齿顶端面之间的间隙,标准值为0. 04 -0. 12mm,极限值为0. 18mmo
③用精密规板和塞尺检查内转子轴向间隙。标准值为一0. 09mm,极限值为0. 15mmo
④检查限压阀是否有刮痕或损伤,限压阀柱塞在阀孔内的磨损及间隙是否已扩大,若松旷,则须更换。检查弹簧弹力是否松弛,不符合标准应更换。
⑤安装内外转子时,注意把有标记的一面对着机油泵的泵体(朝向上方)。
⑥机油泵装复后,将机油集滤器浸入清洁的机油盆内,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油泵轴,直到机油从油孔中流出为止。再用大拇指堵住出油孔,继续转动油泵,检验油泵轴转动阻力是否增大,增大为良好。
[图片1]3如何检修转子式机油泵
转子式机油泵检修步骤如下:
(1)检查内、外转子啮合间隙。检查方法如图3所示。拆下泵盖,用塞尺测量内、外转子的啮合间隙,若测得的间隙超过规定值,则应更换机油泵总成。
(2)检查转子与泵盖轴向间隙。将泵盖拆下,用直尺、塞尺或游标深度尺测量泵盖与转子之间的轴向间隙,其标准值为~0. 09 mm,若测得的间隙超过规定值,则应修复或更换机油泵总成。
(3)检查外转子与泵壳径向间隙。将泵盖拆下,检查方法如图5所示,用塞尺测量外转子与泵体之间间隙,其标准值为~0. 16 mm,许用极限为0. 30 mm。若测得的间隙超过规定值,则应更换机油泵总成。
(4)检查限压阀。检查限压阀弹簧有无损伤、弹力是否减弱,必要时予以更换。
4转子式机油泵工作原理
转子式机油泵由内转子、外转子、泵体、泵盖及限压阀等组成。内、外转子安装在机油泵泵体内,内、外转子的中心有一定的偏心距,内转子比外转子少一个齿,外转子可在油泵泵体内自由转动。
转子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转子轴驱动内转子旋转,内转子带动外转子一起旋转,无论转子转到任何角度,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轮廓线上总有接触点,因此,内、外转子间便形成了四个工作腔。由于内、外转子的齿数不同,且由于偏心距的存在,随着转子的转动,使四个工作腔的容积不断变化。
每个工作腔总是在容积小时与泵体上的进油口连通,然后腔内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便经进油口被吸入工作腔。当该工作腔与进油口隔开而与出油腔连通时,其腔内容积又逐渐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便经出油口压出。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
转子式机油泵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外型尺寸小、泵油量大、供油均匀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中、小型发动机上广泛应用。
5转子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
转子式的机油泵工作原理:它的主动内转子和从动的外转子都装在油泵壳体内。内转子固定在主动轴上,外转子在油泵壳体内可自由转动,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当内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齿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便形成四个工作腔。某一工作腔从进油孔转过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机油便经进油孔吸入。转子继续旋转,当该工作腔与出油孔相通时,腔内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经油孔压出。
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吸油真空度高,泵油量大,且供油均匀。在一些进口轿车上采用转子式机油油泵。
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性好,成本低,在中、小型发动机上应用广泛。 其缺点是内外转子啮合表面的滑动阻力比齿轮泵大,因此功率消耗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