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GEZYDK
  • 总算知道gmat考试好考么

    GMAT阅读中速记能力对大家至关重要,毕竟文章篇幅很长,看完就忘了对考生来说无疑是很严重的问题。那么阅读速记能力如何才能训练培养出来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gmat考试好考么的相关内容。

    [图片0]

    gmat考试好考么:

    GMAT考试难不难也要看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怎么样,不过如果我们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更有助于我们提高分数,让GMAT的复习事半功倍。

    GMAT考试分为语文和数学两个大的部分。数学部分对中国学生而言很简单,考的知识点大部分是初中的知识点。语文部分是中国学生的难点,中国学生往往是数学50左右,考低分的语文却只有20左右(各部分的满分为51分)。语文分为逻辑、语法和阅读三个部分,我们在这里重点谈谈语文各部分的复习方法。

    1、GMAT逻辑

    逻辑是GMAT考试的重心部分,GMAT是思维的考试,具体的来说是逻辑思维的考试。逻辑是GMAT中最可能做全对的部分,逻辑的模式相对比较固定,规律比较容易把握,更重要的是,逻辑对阅读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按道理说,阅读是基础,应该是阅读促进逻辑才对,但是阅读是内功,短时间内很难提高,做逻辑关键要学会把握逻辑对象和逻辑模式。关于逻辑对象,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道题都在讨论某企业的盈利能力,那么“该企业只开了两年而已”这个选项是不是有关选项?要记住本题的逻辑对象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不是企业。所以该选项是无关选项,如果要它有关则必须附加一个前提“开业时间和盈利能力有关系”,如果题目中没有告诉你这个前提,你自己附加前提就肯定错了。另外,我们要把逻辑题中的逻辑链条弄清楚。从哪里推到哪里,谁是因,谁是果,尤其强调一下要分清逻辑题目中的结论。

    2、GMAT语法

    语法是GMAT中最容易提高的部分。但是语法部分却很难拿满分,因为真实考试中总有几道题你没见过。中国学生往往是通过记住大量的语法知识点采用排除法来做题,因而对没见过的题很难做对。

    3、GMAT阅读

    阅读部分是所有英文考试的共同部分,在GMAT中,阅读可以说是最难考好的一个部分。阅读是内功,是英文基础,很难短时间提高。GMAT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考试,有其特点。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GMAT不大考细节,而是关注你对文章结构的把握,GMAT文章每篇都会考到主旨题就是明证。

    GMAT怎么考:

    1. 强化长难句

    一定要在正式模考之前把长难句拿下!我发现掌握了长难句阅读能省一半的功,以前需要一个词一个词来读现在基本是一段一段理解。长难句的复习资料最好的是杨鹏长难句,认真学完这个,阅读分数能上升30%,有条件的就买一本实体书吧。

    2. 量的积累

    熟悉GMAT阅读套路的最粗暴方法(可能不是最便捷)就是大量接触GMAT的阅读。结束长难句之后,备考阅读建议先从OG开始,刷完OG做一套Prep官方模考题,有时间再可以做VERBAL REVIEW 2nd上面的RC,最后狂刷GMAT阅读大全。这里分享几个OG 13 的RC分类详解,已经忘了原作者是谁了,感谢他们的贡献。

    3. 题目分类解析

    主旨题:一定要做对主旨题,也就是一定要读懂文章的中心,抓住中心就抓住了一切。

    细节题:看到有“According to”这样的字眼就一定能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出处,找到了出处就能解出来。

    推理题:看到有“infer”"conclude""imply"以及类似的字眼,这道题需要从原文中找对应句子再经过推理才能解出来,文章中不一定有原话,把它当做CR题对待就行了。

    结构题:这类题一般都比较简单,问某个词,某句话,某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把它当做一道大的Boldface题做基本错不了。

    其他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疑难杂题出现的概率很小,我做了这么多阅读也没遇见几个。

    4. 考场时间分配

    41道Verbal题总共只有75分钟来解答,前面稍微慢一点没问题,以第三篇阅读为一个坎,如果做到第三篇阅读时剩20分钟,得加快阅读速度了;如果做到第三篇阅读时还剩30分钟,阅读可以仔细一点,思考再多一点。一般最后一篇阅读过后剩3。5个题,最好能留出10分钟做最后的3。5题。我没有算过平均每篇阅读的时间,但是每次我模考 GWD时都是RC占的时间最多,其次是CR,所以大家视情况而定吧。

    [图片1]

    GMAT考试怎样才能拿高分:

    1,杀G八字决——海量复习,快速通过。

    先说海量复习,考试都要考4个小时,那我们每天应该复习多长时间呢?显然要略大于4个小时,最好能尽量连续复习5个小时,实在做不到,那也至少要小时以上。所以,备考GMAT时,很大一部分同学都需要慢慢把学习强度加起来,要记住GMAT备考过程中要“主动求晕”,“平时都不晕,考试会更晕”。

    再说快速通过。GMAT考试的备考周期不适合拖太长,也当然也不能太短。GMAC官方公布的数据:北美地区考生的有效备考时间平均是小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考生平均备考时间为个小时。注意,是有效备考时间,呆坐着放空的时间不能算。所以初次接触GMAT考试的学生,我推荐将备考周期设置为45-60天。很多同学考试失利的原因是把自己当成了天才,复习1个月都不到就去考试了,这无异于赌博行为。

    2,杀G关键词——勤总结。

    备考GMAT的学生都会碰到同样的难题:题目不够做。复习GMAT的两份必做的资料是OG和PREP。OG看着厚如砖块,其实都是虚胖,实打实的题目有数学404题,中国学生薄弱的语文部分只有逻辑124题,语法140题,阅读26篇文章共139题。PREP破解版(PREP 07、08和12)的题量加一块儿,相当于是OG的3倍多。两份材料加一起,逻辑446题,语法707题,阅读47篇,多乎哉?对于习惯了题海战术的我们来说,这些题全做完内心依旧是空虚的(如果奔赴考场的时候连这点题都没做完,多数会悲剧收场)。经常有人问我,Jason老师,我把OG和PREP做完了,还有什么新题推荐吗?我的回答都是:没有。每一道真题都是无比珍贵的,只做一遍是暴殄天物,把每道题尤其是曾经做错的题目反复分析到位才是资料的正确使用方式。

    怎么总结?——真正去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把做错的题和蒙对的题多看几遍,搞清楚错误原因和没搞懂的地方,分析深层原因并进行分类。题目做错无外乎是两方面的原因:1,上来就把正确选项排除了;2,好不容易排除三个选项了,二选一选错了。其实这两种情况分别说明了不同的问题。要懂得什么是核心考点,一定要先主干,后细节。再比如第二种错误,可能更多是因为缺乏基本的做题技巧。

    总之,出题人可以轻松地从以上四个角度出无关比较或错误比较的选项,所以比较性描述的正确概率很低,最好养成一个下意识的习惯,看到than就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选择它。 所以,我往往和学员讲,GMAT逻辑题一定要从“潜在逻辑”和“做题技巧”两个层面对每个题都进行深刻思考和理解,真正去理解出题人的思维,进而真正理解GMAT考试。

    GMAT考试不要做的事:

    1、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看到网上有说幸运过关的,就以为自己也是,其实,这至少非大概率事件,于自己,不一定就发生。

    2、不要盲目乐观,以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还不错,其实平时就用得少,况且这是在对付一个强度很高的考试,没有正确地看待自己。

    3、不要重形式,超过了内容本身。以为SCOG看了4遍就可以搞定SC,以为RC做过2遍GRE就可以,以为做过LSAT,CR就通吃,以为看过了三个月的机经,MATHS就51.其实遍数不是根本,不是根本,根本在于阅读速度、准确率之间、紧张系数之间的比率关系。

    4、没有理解GMAT的平衡大法,现在的机考,如果想拿理想的成绩,重在平衡,SC、RC、CR、MATHS一项都不能不足,否则,没有可能,想用SC或CR来弥补RC的缺陷,成功的概率不高。平衡,就是PACE。

    5、不要轻易放弃题目,尽量做完题目,如果想平衡,就要保证基本能在75分钟内完成VERBAL,否则容易在考试的时候产生一种奇怪的心理,反正后面时间不够了要放弃一个RC或者几个SC/CR.因为,没有一个人知道ETS是怎么算分的,不要冒险。如果总是做不完,说明,还没到那份儿,就别想那分儿。这,就是要练速度,速度是乾坤大挪移!

    6、很多情况,其实是输在了SC上,现在的机考甚至前10题会出现6道的SC,而前10题意味着什么?因为CR、RC不是特别容易输,至少你的水平比较容易体现,会和不会,难与不难有参考标准。但是SC不同,别人以为简单的题,对于你来说,也许就是难题,ETS认为中分值的题,也许对于你就是高分值。反之亦然。所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SC,千万不要以OG的遍数作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