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否健康可以通过个人与外在世界和谐度、以及对过去、未来的依赖程度来估计。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怎么样算心理不健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图片0]
怎么样算心理不健康
评估心理是否健康,可以通过以下五个向度的观点来了解自己内在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度,是否会沉溺于过去、现实感,是否符合大环境等。
“心理健康” 的人具有发展成熟智慧的能力,能在不同的环境适应良好。他们与现实生活有良好的接触,在情绪上可以保持平衡与和谐,具有乐观、自信与信任他人的生活态度,也能具备适应社会的行为表现,有足够的能力去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与发挥个人潜能。
相对的,“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在感受、思考或行为能力上有不成熟、与现实生活脱节,无法符合社会环境基本的期待,或者出现偏差行为等现象。在情绪表现上倾向于消极、怀疑或焦虑等,无法独立生活,常依赖他人的协助,造成生活层面许多的困难,也影响个人能力的发展。
心理健康是与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事,能够使我们心情平静愉悦,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事的效率也会提高,遇到困难也会以较为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怎样才能使心理健康
心胸开阔、豁达,情绪乐观、稳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视工作和学习为乐趣,并为其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图片1]
对人、处事,头脑清醒、认识客观。能正确对待面对现实。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和矛盾,能够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去处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遇到逆境或烦恼,能自行解脱。
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诚恳、积极、热心、尊重、与人为善,乐于关心帮助别人。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估计自己的能力、才华和长处。从而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能在求学,谋职,婚姻等各方面做出正确的抉择,能把握住成功的机会。
自尊、自重、自爱、谦而不卑,在交往中,不狂妄自大、也不退缩畏惧。在行为上独立自主,对人对己有利、上进、健康的,就主动积极的去做;凡有害、低级、庸俗的,能自我克制、不为所动。
有助于健康的心理状态
“难得糊涂”小事糊涂,不计较,不刁难,不挑剔,不责备,无疑心,无忌讳。
要善于自我调节,自我安慰,善于将忧化洗喜,将愁转乐,难经顺念,做到自己舒心。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常做,多做好事、善事,自己心境坦然,同时也能获得别人的关怀和帮助,能融洽人际关系,也能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宽松、舒适、愉快的生活环境。
坚信什么难关都难不倒自己对生活充满十足的信心,就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也是坚不可摧的强大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