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基础建设中的建设工程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1、建设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
开工之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确定各项施工准备完成后才能允许开工。首先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以保证施工单位具备优质的施工能力,并能够做好工程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单位的工程施工方案有效、可行,并且施工设计合理,施工人员也都具备相应的上岗证件。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工程技术执行标准和规范的宣传和贯彻,使其更全面熟练的掌握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加强对建设工程软件的研发和利用,促进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这样才能够有效管控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也能够让工程建设中数据统计等更为准确、全面,也便于质量的监管和控制。例如确定工程建设程序审批、组织协调占用土地等方面的作业已经完成,并进行详细的技术核实,检测设备仪器材料等,明确自己的职责,切实做好监控准备工作。
[图片0]
2、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是整个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核心部分,不仅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对相关的施工文件报表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还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掌握施工的实际现状。在施工阶段,首先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保证工程的施工工艺,为具体的工程施工提高技术指导依据,使得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科学合理,并与工程特点和要求相符。
尤其是在进行工程测量工作的时候,也一定要尤为注意,因为其测量质量将会直接关乎工程施工中的某些工序质量,对整个工程质量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还要对分项工程中的关键部位以及隐蔽部位进行定期检查或者不定期抽查,针对质量不合格的部位要及时返工,并做好相应情况的记录,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一定要强调隐蔽工程的重要性,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应设计要求和图纸进行施工。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
1做好施工现场的起点建设提早介入、认真规划、合理设计,落实现场施工方案工程开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将企业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
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要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审批。对施工现场起建设所需材料进行选择,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如果材料选择不合适,就会给以后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带来无穷的后患。比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所需用的配电箱、电缆来说,坚决不能贪图小利购买不合格产品。
2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管理的制度在现场管理中,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从企业实际和工作环境情况出发,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各种行为。
[图片1]
例如:施工现场考勤制度、施工现场例会制度、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仓库管理制度、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保卫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文明卫生制度、机械操作制度、材料采购验收制度、消防制度等。使现场管理的每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了保证质量的施工制度,还要严格要求才能实现,要搞好文明施工,实现“环境清洁,物料堆放有序,设备整洁完好,安全设施齐全,道路平整畅通,制度标准健全,劳动纪律严格施工秩序井然”的目标。
3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素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的基建队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及验收规范,并且进行书面考试和实测,考试合格后才能组织管理施工,使人员达到优化配置。管理人员要勇于实践,开拓进取,总结实践经验,乐于接受新事物。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首先应明确监督内容、监督重点、监督方式、监督频率和监督控制点。
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组应掌握:
(一)质量监督法律、法规依据;
(二)工程的主要技术指标、相关主要施工技术规范(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三)监督组织形式;
(四)质量监督工作内容、程序与要求;
(五)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内容;
(六)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的内容,关键工序抽查计划;
(七)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内容;
(八)质量监督措施与公开办事制度。
所以,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是程序监督(行为监督)结合实体抽查。在实际工作当中,监督站主要控制程序,只要监督程序到位,工程质量一定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