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LBGNBG
  • 总算领会工程造价应怎样管理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只有在政策的指引下,大力提升造价人员综合素质,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那么工程造价应怎样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措施

    合同措施:拟定严密的合同条款,消除或减小相互扯皮的可能性;按合同要求审核和支付工程款;根据承包合同,正确处理各项索赔事宜。

    组织措施: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切实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形成目标控制体系;单位与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明确职责、分工及相应的权限;建立各项工作制度,主要有:审核制度、交底制度、各种报告制度、例会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技术措施:优化施工方案,审核施工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中各项措施费,控制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对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施工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比较,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低价;对主要材料和设备通过各项经济指标的比较,正确的选择供应单位。

    [图片0]

    经济措施:编制好分阶段(或分年度)用款计划,控制资金使用;提倡为节约投资提合理化建议,对切实可行且确实产生经济效益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工程质量凡不符合合同规定质量要求的拒付工程款。

    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招投标阶段,招投标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把好招标文件编制关。编制招标文件的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对在历次招标工程中所遇到的影响工程造价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完善,针对每个工程项目的特点,编制合适的招标文件。编制招标文件时,要专业人才依据客观实际及具体情况, 认真编写招标文件。开标前, 认真编制预算标底,科学、精确评标,严把评标、定标关,由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审核确定,公正定标,提高标底的公正性、准确性。开标时, 由评标小组对投标企业的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等, 进行科学评审,按照施工图纸和招标文件的要求,公正打分, 并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名, 而后确定中标单位。

    提高造价专业人员的素质

    工程造价管理关键在于管理者本身的素质,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工程造价师,是搞好造价管理的必要人力条件。应多渠道、多路径、多层次进行人才培养。加强造价人员的专业业务管理水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应通过不定期的培训,更新知识,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工程造价管理要不断吸纳新人,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配齐配强造价管理队伍。工作工程造价管理对人才素综合质要求相对较高,因为工程造价管理自身所具有的专业性、业务性强的特点所决定的。建设单位应应积极鼓励造价管理人员岗位自学,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建设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应该选拨工作能力较强、专职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并且热爱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加强业务培训, 组织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工程造价管理培训班,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图片1]

    全要素造价管理

    全要素的造价管理是指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考虑到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和环境成本等的控制,还要控制建设工程本身的建造成本,从而实现工程成本的集成管理。全要素的工程造价管理中,核心就是按照优先性的原则,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紧密相连。全要素造价干礼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全要素造价管理能够将各要素形成的合力发挥到最大化,还能有效协调和平衡工期、质量、安全环保与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

    ①推行设计招标,使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该是功能适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得以充分平衡时,建筑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技术与经济有机的结合。但长期以来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设计思想保守,把如何降低工程造价看成是与己无关的事,而概预算人员也只管算数,不管设计技术问题,使技术和经济严重脱节,难以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为了增强设计单位的责任心,促进设计质量的提高,必须把设计单位全面推向市场,一定规模的工程都应进行设计招标,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

    ②推行限额设计,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结构设计人员在选取梁、柱截面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方面,虽同样满足结构钢度和强度要求,但不同的做法会导致造价的差异。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而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③改变设计取费办法,实行设计质量奖优罚劣的制度。如果设计单位在批准的项目投资限额内,认真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在保证安垒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方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达到节约工程投资。按其节约的投资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反之,对超投资限额的设计单位给予一定的罚款,做到奖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