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的项目管理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项目管理体制,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还需要不断摸索、开拓创新,那么市政工程应该怎样管理制度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① 要有明确的目标。工程总的质量目标已由工程承包合同或任务书所明确规定。为了实现总目标还必须有许多分目标,分目标是实现总目标的具体步骤,例如为了达到某项城市道路工程的优良,就必须要达到各种预埋管线工程、路基工程、基础工程、路面工程等分项工程优良,这样才能形成整体工程的优良。如,控制桥头路基填土沉降,有条件时采取填土预压,即在桥梁结构物施工的同时,利用桥台挖土,在桥头路基处堆载预压,预压期不少于六个月,堆载高度不少于该处拟建路堤高度的倍以上,预测沉降量为总沉降量的60-70%,当城市主干路、快速路时控制工后剩余沉降量不应超过10cm.
桥头填土实施预压较之桥梁及挡墙建成后,再开挖处理桥头路堤基底及路堤及路堤填土、可以避免大型压路机压不到底,压不到边的不密实隐患。
[图片0]
② 要有明确的控制主体。项目质量的控制主体是项目经理部。为了实施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组织起质量管理小组或专职质量检查管理人员,负责项目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和验收。将专职质检管理人员设在项目经理部,正是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③要按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控制活动其实质就是检查施工中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定的计划、技术标准相比较是否存在偏差,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采取有力的整改措施。有了计划和标准不执行,施工中只凭经验和想当然,工程质量的控制就难以掌握。项目质量控制就是要将人们的质量管理活动纳入到按计划和技术标准进行中来,变不自觉的行动为自觉的行动。
2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大多都是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这些单位经常会依仗自身的权力,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按部就班的执行,忽略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以及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甚至在开工多日之后还没有签订正式的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也有一部分市政工程在未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以及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时就开始施工作业,在检查时才进行补办,更有一部分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所谓的政绩,一味的压缩设计周期及施工工期,这些现象都极易导致市政工程在项目设计及项目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降低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现在许多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建筑企业实行内部承包制,项目部负责给公司交管理费,这实际上是一种转包挂名的非正当商业行为,极大的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力度,极易影响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并不具备相应的设计及施工资质,而只能挂名有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还有的则以包代管,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设计方案,破坏质保体系平衡。
监理机构不健全
在我国,坚持执行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注册制度是保证监理人员质量、监理工程质量,维护监理秩序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建设监理市场规范制度尚未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在个人对监理工作的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持证人员由于身兼数职、不能面面俱到而不能上岗监理,相反这就让另一些未取得监理资格证书,不具备监理资格的监理人员钻了空子。与此同时监理部门的培训工作大多流于形式,不能深入贯彻,效果不明显,对监理队伍建设及监理工作的展开造成了不良影响。
[图片1]
项目管理意识不强
市政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是为了献礼或是面子工程,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因此经常会出现忽视项目管理,轻视施工质量的现象,有时会出现抢干和蛮干等不良现象。各责任主体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强制执行,或是施工单位对相关规范及标准了解不透彻。在实际建设中,一部分施工单位对道路工及排水工程的安全性、重要性存在偏见,认为这些工程无多大关系,可以坏了再修而人为的降低了施工质量。还有一部分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与工程施工不同步,数据资料不统一,经常存在捏造假数据,编制假资料的情况。
3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项目管理体系
当今的形势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体系,加强政府监督、项目监理以及企业自检3个层次的控制。要在建立工程监理制度的基础之上,逐步完善3个层次的管理体制,把握好建设单位、承包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关系。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的承发包关系,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是在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基础上的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而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则既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经济关系,只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创新管理机制,提升运行质量
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性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建立完善的项目科技创新体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要坚持以难点、重点工程为中心,以科技成果转换为核心,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通过创立合理的项目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人员科技创新,建立起一个以项目管理领导班子为核心、以科技机构为辅助,以高、精、尖工程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格局。加大项目管理技术监管力度,确保技术工作能够一步到位,形成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加强对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力度,不断研究出更优异、更合理、更经济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使技术难题事先有预案,靠创新技术保证施工质量,以质量控制促进技术创新。
加强民主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一整套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而加强民主管理则是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途径。首先应建立健全民主监督体系,组建项目管理委员会,对于工程中的重大决定和重要决策,项目经理要在民主管理委员会上详细阐明自己的看法并征求委员会成员的意见,施工方面重大问题的处理对策也要及时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其次,还应提高项目部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做到人人重视质量、安全人人有责,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规程,预防突发事故发生。此外,涉及采购、合同等重大问题时必须在相关人员集体商量研究的前提下,由项目经理综合各管理人员的意见及建议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