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轻父母多是从中学才开始学,而且那时我们被填鸭式的教育压得喘不过气来,导致他们大多对英语倒学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引发兴趣。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怎样才能提高孩子学英语的兴趣
专家认为,引导孩子对于英语的兴趣要准备些教材,可以是好看的英语录影带,也可以是好玩的英语童话书,甚至是英语光碟,但一定要投其所好,如果孩子喜欢唱歌跳舞,把这些活动改成英语的内容就好了。还有适合的英语卡通片也很好。
[图片0]
通常有画面的东西有助于孩子了解内容,但程度应选与孩子年龄相符的。如果是绘本,尽量选字比较少、图画比较多的,这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学英语没有最佳时机,永远都不嫌晚,所以家长不需要焦虑,“没有保证哪个时期学,就绝对成功,也没有保证错过哪个时期,就不会成功”。专家认为,学英语像等公共汽车一样,错过了一班,另一班马上就会来。而且密集式的教学比蜻蜓点水式的效果好。不要以为早学就是好,也有些孩子很早就接触英语,最后完全放弃了,因为遇到挫折而对英语反感。
一定要经常鼓励孩子。许多孩子在早期学英语效果很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家长就会给予夸奖,孩子因得到鼓舞就愿意学,如果没有这项原因,多早学都不会对英语产生兴趣。所以并不是早学英语好,而是小孩父母不要有太高要求。其实任何阶段的孩子都适合开始学英语,关键在父母的态度。
如果父母在家能讲些英语,对于孩子也是个学习的机会,不要完全倚靠外面的幼儿园或补习班,幼儿时期就让他们感到压力,剥夺他们玩的时间,会让他们反而痛恨英语;如果在生活中加些英语。孩子就能知道英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状况,认为跟父母沟通时一定要会这种语言,自然会去学习,所以家长要勤于示范。不过专家建议,父母在示范以前要先有正确的发音,因为你可能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做一个孩子的提供者、回馈者、示范者”,能让孩子在快乐中成功的学习英语。
2怎样才能学好英语
英语学习的起始年龄。我认为英语学习不分早晚,主要在适龄的方法区分。不要总看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上好久补课班了,自己就稳不住了,总怕给孩子耽误了,其实不适合的学习,开始的越早危害越大。同时也不要怕孩子太小扰乱了母语环境,试验证明,孩子会自动在各种语境中转换,至少能适应两、三种语言。
“磨耳朵”是最初最好的方法。将发音标准的音频反复在幼儿耳边播放称为“磨耳朵”。其实,孩子接触英语,最初要摒弃功利性的想法,不在乎学到多少,不在乎发音准确与否,营造自然的英文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听,是排在说、读、写之前最重要的,也可能是初级阶段的步骤。
首先培养家庭读书氛围,然后将英文阅读加入阅读书单。从最最简单的读物开始,可以是绘本或儿歌集,不要让孩子产生为难情绪,避免枯燥的灌输,当孩子想读想看的时候,自然的接触。哪怕开始不接受,也不要打消任何积极性。长此以往,孩子会像阅读中文一样自然而然的阅读英文读物。
3英语启蒙首要任务
家长要始终明白一个事实:孩子的英语启蒙不是一个工作任务,也不是一个计划,给孩子做英语启蒙首先要放下自己的功利心,和孩子一起享受学习的过程,让孩子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比如孩子喜欢听故事,就可以挑选一些优质的英文绘本故事,反复的和孩子讲这本绘本,一直到孩子不想听这个故事了再换一本。同时一本绘本不仅仅只是讲完一个故事就完了,还可以翻来覆去的玩各种亲子游戏。
[图片1]
同时,建议家长把英语学习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中,比如看到一个苹果就可以对宝宝说“A A A,It an apple”, 或者使用叽里呱啦APP,以【听】为例,叽里呱啦会根据宝宝的年龄挑选适合宝宝年龄层的英文儿歌进行随机播放。给孩子一个磨耳朵的机会,当孩子的输入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自然就能输出了。
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个让很多家长困扰的问题就是“我英语水平不好,和孩子说英语时经常会结巴,担心自己的发音不标准,自己说的不对。”,“我太忙了,没时间陪孩子学习”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往往会逃避和孩子一起学习,而是把孩子送到培训班。
4如何培养小孩子阅读能力
早期阅读首先要排除的是孩子对绘本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所以挑选的书籍要是孩子熟悉,感兴趣的主题,故事主人公亲和力强,情节有一定的曲折和悬念,选择句型简单,重复性高的绘本故事。
在阅读的过程中,粑粑麻麻可以用pattern practice(模式练习)来帮助孩子理解阅读,比如,《好饿的毛毛虫》中,He is...and...but....句型重复性就很高,家长可以让孩子试着熟悉句型,填入自己的内容。
阅读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阅读的主动性,在孩子刚刚接触绘本时,语言不应该是着重点,家长们也不要以孩子最后能不能朗读出故事作为此次阅读成功与否的标准。
幼儿英文绘本文字少,情节直白,完全靠讲故事的人丰富多彩的讲述方式来呈现。单纯一遍一遍念文字,以为孩子在磨耳朵,期待孩子第一次听懂20%,第二次听懂40%,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要多用表演等趣味方式来帮助孩子理解,比如当孩子遇到陌生单词时,家长可以用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把它演出来,让孩子通过上下文猜测词意。同时,也不要忘了和孩子的交流,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孩子对图片有自己的解读,用自己的人生和生活经验和书中的故事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