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是在建筑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受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作用会产生变动。那么工程质量如何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1、要强化工程质量动态监管。
不断创新工程质量监管手段,加大工程巡查力度,提高工程监管的频率。并适时组织季节性工程质量专项检查、预拌混凝土质量专项检查和建材质量专项检查,推行差别化管理,促进工程参建各方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2、是要深入治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
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以来,大批住宅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得到保障,通病治理成效明显。但是,随着一些新材料、新工艺在施工过程的应用,在住宅工程中又暴露出许多新的质量问题。为此,各级监管部门要站在关注民意、惠顾民生的高度,巩固以前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成果,强化过程控制,狠抓措施落实,确保结构安全,完善使用功能,建立健全治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让人民群众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图片0]
3、是要规范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
各建设单位要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和工程质量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重要部位的质量预控,推动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实行目标管理,统一控制。目前我们的许多工程质量水平并不乐观,专业工程分包后缺乏总体协调的现象很普遍,造成工序间、工种间因交叉施工暴露质量问题。对这类情况,我们要研究新的更有效的监管办法,工程施工总承包和监理单位也要真正负起责任,确保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2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
(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并坚持做到样板现行。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材料、机械采购均选用知名品牌,且材料进场坚持做到复试或者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工艺采用先进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设置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控制要点是指为了确保质量而需要进行控制的重点、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便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质量控制点设置要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以及以往施工经验,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尔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
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图片1]
(4)工序质量的检验
工序质量的检验,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工序操作及其完成产品的质量进行实际而及时的测定、查看和检查,并将所测得的结果同该工序的操作规程及形成质量特性的技术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合格或是否优良。归根结底就是指通过每道工序所完成的工程项目质量或产品的质量如何。
3加强施工的技术管理
坚持以预防控制为主、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对工程难点组织技术攻关,针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拿出预防方案。例如,对在小区建设初期,框架结构易出现梁柱部位与砌体之间的抹灰开裂问题,采用砌体二次砌筑并加钢丝网的技术措施。对外墙易出现的渗漏问题除在外墙抹灰时掺加防水剂外,在外墙涂料的选择上还特别注重选用具有防水性能的涂料。根据工程特点,经有关专家研究,统一制订并编制小区住宅工程统一做法。
坚持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
对施工组织设计应进行2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1)在选定施工方案后,制定进度计划时认真考虑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不能让施工单位报一套计划,实际施工时又是一套计划,计划不如变化快。
(2)既要考虑单项施工,又要结合分部、单体、甚至室外工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真正让流水作业达到流水的目的。实际上,施工组织设计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控制住施工方案也就控制了施工单位的管理班子。
支持加强技术关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根据住宅楼的特点,对疑难、易出现的问题多次组织专题进行研究,例如外墙面开裂、柱钢筋偏移、负钢筋保护层过大、墙地面空鼓等质量通病,经过研讨和实践,找出了影响质量的主、次原因,总结出一整套办法,有效地防止了问题再一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