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路工程实施过程中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影响交通运输的安全,不利于公路运行的经济效益的提升。那么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
根据每条高速公路技术要求,每次工程都应制定一项创精品工程实施方案,将此方案发放到全体技术干部和施工人员手中,使全体工作人员对各项奋斗目标心中有数。要求路面工程主要质量指标合格率达到95%以上,均比规范要求高出一个档次,一般指标达到90%以上。表面层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检测,标准偏差小于的路段达到90%以上。工程内在质量要做到全部合格,优良品率95%以上。
坚持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定期进行一次质量检查,每次检查结果发布通报,并与奖惩挂钩。处每月进行二次质量检查。
为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对关键岗位、关键工种在奖金分配上进行大幅度倾斜。对是否达到质量标准的工程制定出具体、详细的内容如:下道工序交接不能通过验收的施工段;公路站质量检验总分低于90分的施工段;上级领导、监理认为不满意,并指出具体缺点的施工段;不能文明施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施工段;免发班组主要负责人及其直接责任者的质量奖。通过我们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制定了一些强有力的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上层层有人抓,责任明确,使得整个工程质量部于受控制状态,工程质量合格率保证在95%以上,保证整体工程质量达到要求的水平。
[图片0]
2、贯彻落实施工现场质量和技术管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质量和技术控制主要是指公路施工现场管理控制,施工单位应该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带证上岗,禁止没有资质的人员参与施工管理活动,定期对技术员工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施工设备使用完毕后要及时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注油和清洗,成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设备储存和资料记录。为了防止路面离析事故的发生,在摊铺的时候要注意料斗的频繁性,同时水稳层必须及时采取土工布保护,在表面水分蒸发部分后,进行洒布透层工作。
加强现场施工工艺流程和要求控制,全面保证路面质量。施工单位通过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性比较,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达到缩短施工周期并能保证路面施工质量和安全,降低消耗的目的。要不断强化工程师对原材料的检查和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流程,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在施工现场禁止采用人工搅拌技术,在基层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可以采取外包形式,充分考虑稳定土拌和机技术来施工作业。一线施工操作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规定的材料配比,严禁擅自修改材料配比度和工艺流程,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得低于标准含水量,水泥用量不得小于审批通过计量的。为了保证施工各环节的顺利开展,要科学规划施工周期,保证施工现场温度的稳定性。
2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高
控制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沉降
①优化施工时间。在道路建设中应该尽力将软土地基路段的施工时间,尤其是桥台地段的施工时间提前,在增加预压时间的基础上,使得软基路堤工后沉降得以减少。与此同时,在完成桥台结构之后,对过渡段路堤与一般填土路堤的施工要尽快开始,在路堤与桥台连接部位,对路堤与锥坡预压填土的填筑与碾压应当同步进行。
②对搅拌桩过渡段进行设置。将搅拌桩过渡段设置在桥台处,将土工织物砂垫层设置在搅拌桩过渡段末端与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加密区交接处,做好协调变形的工作。
③准确安装检查井。必须对井室与井口中心位置进行合理控制,不让井体出现变形的情况,这样才有利于检查井的砌筑质量的提高;对检查井的井盖和座要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最佳配套,在进行安装时要保证座浆是饱满的,对轻重型号和面底的使用不能出现差错,合理控制铁爬的安装,上、下第一步的位置不能出现太大的偏差,确保平面位置的准确性。
[图片1]
对桥梁裂缝进行控制
①选择优质的混凝土修补材料。TK聚合物砂浆分子中的活性基因与水泥水化中游离的Ca2+、Al3+、Fe2+等离子进行交换,使得特殊的桥键得以形成,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组织结构及内部应力状态得以改善,增加了其承受变形的能力,使产生微隙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②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依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来对配合比进行确定。对水和水泥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将级配良好的石子选取出来,使空隙率和砂率得以减小,从而达到收缩量减少的目的,使混凝土的抗裂强度得以提高。同时,配合比设计人员应当深入施工现场,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以及构件截面等情况,对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进行合理选择,依据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对施工配合比进行及时地调整,做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③加强混凝土模板强度。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工程质量有所保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对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进行控制,分层浇筑以及合理养护。对腹板混凝土进行浇注时,要充分振捣,不出现漏振和欠振的情况,使得混凝土浇注密实度得以保证。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使得模板支撑架的刚度得以增加,变形减少,加强临时大开间材料吊装堆放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从而有效防止裂缝的发生。
3路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
(一)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公路路面施工前,一般有很多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原材料的选择,当然,选取原材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材料的选择应该结合公路路面工程的基本情况而定,主要包括公路路面的车行量和气候条件等等。第二,对混合材料中的粗集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粗集料的形状、强度和磨耗性等特性。第三,在选取原材料的细集料的时候,应该保证选择的原材料之间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因此,做好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提高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技术
在使用沥青混合材料进行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的时候,还需要对混合材料进行试验,得出较好的沥青混合原料的配比。同时,注重沥青混合原料的配比施工工艺,主要是对沥青原料的压实性和配合比进行验证,以得出最优的沥青原料配比,从而使得沥青的使用量达到最佳状态。然而,沥青混合原料经搅拌机进行调试,使得沥青混合原料混合均匀,同时,测定沥青混合原料的压实度。因此,加强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技术的控制是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公路路面摊铺和碾压施工技术
公路路面的摊铺碾压施工技术是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及其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然而,公路路面的摊铺速度主要与压实厚度、搅拌机产量和摊铺宽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摊铺速度需要提前进行预设,要保证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的过程不至于过快,同时,还需要保证摊铺过程能够一次性的完成,并且摊铺的速度设计好后不能够任意变更。公路路面的碾压过程中一般会出现漏压、重复碾压和碾压不明等问题,当然,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公路路面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碾压。当然,碾压车道的变换问题也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主要是由于碾压车道的变换应该在碾压完成路段后进行,变道时的施工速度也不应该过快,以防止对已经压实的公路路面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