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OHOWMM
  • 终于懂得曲轴电弧喷涂修复如何

    1曲轴电弧喷涂修复如何

    热喷涂技术是近年来在机械制造和设备维修中广泛应用的一项表面工程技术。它是将熔融状态的喷涂材料通过高速气流使其雾化喷射在零件表面,形成喷涂层的一种金属表面加工方法。目前,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制造各种功能性涂层和机械零部件的修复中[4-5]。

    待喷涂曲轴的清洗、检查、磨削方法与堆焊相同。为了使喷涂层与基体获得良好的结合,对待修复轴颈进行砂粗化处理,喷砂工艺参数为:喷砂压力取,喷砂角度85°,喷砂距离为180~200mm。然后堵塞油孔并用铜皮对所要喷涂轴颈的邻近轴颈进行遮蔽保护。

    选用CMD—AS—1620电弧喷涂设备。先用镍—铝复合丝喷涂打底层。然后选用φ2mm的3Cr13喷涂丝进行电弧喷涂,喷涂工艺参数为:电压38~40V,电流110~130A,压缩空气压力。为获得致密的涂层,在喷涂时要连续喷涂,中间不应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否则会影响结合强度。喷涂厚度一般以留出~1mm的加工余量为宜。

    喷涂后要检查喷涂层与轴颈基体是否结合紧密,如不够紧密,则除掉重喷。如检查合格,可对曲轴进行磨削加工。磨削进给量以~为宜。磨削后,用砂条对油道孔研磨,经清洗后将其浸入80~100℃的润滑油中煮8~10h,待润滑油充分渗入涂层后,即可装车使用。

    [图片0]

    2曲轴中的电刷镀修复如何

    电刷镀具有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镀层硬度高,耐磨、耐蚀性好,镀后工件不变形,沉积速度快,镀层种类多,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已广泛地应用于零件的磨损修复、表面防腐、减摩、装饰等。

    电刷镀修复曲轴的一般工艺为:

    (1)表面准备先进行磨削加工,消除轴颈的椭圆度,用油石或刮刀将油孔边缘倒成45°角,防止应力集中而降低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及划破阳极包套。用煤油、汽油、碱液煮洗或火焰烘烤等去除表层及渗入到曲轴内部的油污,然后用木楔堵塞油孔。

    (2)电净使用电净液TGY—1,工件接电源负极,电压调定在12~18V之间,工件与镀笔相对运动速度为12~18m/min,时间约40~80s,至水膜均匀摊开,然后用清水冲洗工件表面。

    (3)活化先使用THY—2活化液,工件接电源正极,电压调定在6~12V之间,工件与镀笔的相对速度为12~18m/min,至表面呈黑灰色,用水冲洗工件表面。然后再使用THY—3活化液,工件接电源正极,电压调定在8~12V之间,工件与镀笔的相对速度为12~18m/min,至表面呈现银灰色,然后用清水冲洗工件表面。

    (4)去除多余活化液由于疏松处缺陷里吸附着活化液,为此先用脱脂棉球把疏松处周围的活化液吸附干净,再用脱脂棉球蘸上过镀层镀液涂在疏松处。

    (5)刷过镀层用特殊镍TDY—101作过镀层的镀液,先无电擦拭10~20s,然后把工件接入电源负极,电压调定在12~15v之间,工件与镀笔的相对速度为12~18m/min。过镀层厚度一般为。

    (6)刷工作层工作层刷镀选用快速镍TDY—102。用镀笔蘸快速镍无电擦拭5~8s,然后把工件接入电源负极,电压调定到12~15V之间,工件与镀笔的相对速度为12m/min~20m/min,刷镀至所需厚度即可。

    (7)镀后处理工作层镀至规定厚度后,用水清洗表面,取出油孔中的木楔。用油石打平油孔边缘,并用压缩空气吹净油孔道和表面。然后磨削加工至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

    3曲轴的新型材料展望

    AGS—奥氏体等温淬火球状石墨钢

    据文献报道,日本工业技术院采用奥氏体等温淬火热处理法成功地开发了一种杨氏模量高(与钢差不多,约为200GPa)、强度及韧性(摆锤冲击值比ADI材料大2倍左右)均极理想的新材料AGS—奥氏体等温淬火球状石墨钢。这种材料是通过把w(C)=%~%、w(Si)=%的钢加热到900℃左右,然后急冷到300℃~400℃,保持 h~3 h,后在空气中进行奥氏体等温淬火处理得到的。它可用于对强度、韧性有较高要求的领域,如曲轴、齿轮等零部件。

    新型铝合金复合材料

    90年代以来国外广泛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来代替传统材料,以实现轻量化。据报道,Honda、Nissan、BMW和奥迪等公司都生产了全铝发动机,其曲轴采用了压力铸造纤维和颗粒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和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技术在工业化大生产中的应用未见报道,主要是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复杂,目前仅停留在实验室单件小批量生产阶段,不易推广到大批量机械化生产当中。另外,它还面临着回收再利用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