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市场主体观念,全方位的服务意识和开发新思维,才能使企业资料管理真正有效的服务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那么工程资料如何分类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1) 及时收集整理设计变更、洽商记录。设计变更、工程洽商是工程竣工图编制工作的重要依据,其内容的准确性和修改图号的明确性与否对竣工图绘制质量至关重要,强调两点要求:其一,应分专业办理;其二,应注明修改图纸的图号。若在后期施工中,出现对前期某一变更或其中某条款进行重新修改的情况,则必须在前期被修改条款上注明“作废”字样。收集时应注意设计变更通知单需有建设(监理)单位和设计专业负责人签认方可有效。
2) 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施工记录是对现场施工情况的真实反应,要如实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即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并通过表格的方式将工程隐检项目的隐检内容、质量情况、检查意见、复查意见等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各项建筑工程的合理使用、维护、改造、扩建等所需的重要技术资料。凡未经隐蔽工程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隐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认真做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是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基础、上进行的。除了对该分部工程中所含各分项工程进行评定外,还要检查该分部工程中所涉及到的质量控制资料、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对分部工程进行观感质量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由施工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五方共同组成,并有质检部门进行监督。
[图片0]
4)做好技术交底和施工日志的记录
技术交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因此,不但要把设计意图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具体体现,还要贯彻上级技术指导的意图和要求。技术交底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标准、规程、工艺标准和质量验评标准的规定。所有技术交底资料都要列入工程技术档案。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经过检查和审核,有签发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
2解决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工程资料管理人员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要针对施工图纸提出适当的疑问,不断完善施工设计图,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同时要认真填写准备工程开工必备的资料,具体包括整个工程开工条件和文明施工开工条件验评表、建筑工程质量保证审查表、工程施工开工报告、材料取样表以及工程整体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在所有资料准备齐全后,然后办理相关的手续。在搜集好材料后,要做好相应的分类和整理,为以后竣工材料的整理做好准备。就目前而言,工程资料一般分为施工技术管理、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和竣工图四部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资料收集就按照标准的顺序进行及时的分类归档;同时要整理工程监理的资料,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的表格,进行适当的分编号,保证便于使用。
(二)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检验记录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原材料的检测和实验。对于工程原材料必须送到检测中心进行必要的检验,保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质检过程中,应注意严把质量关,保证检测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同时还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将整个工程的概预算、测量情况、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记录,与其他设计报告许可证一起进行整理归档。
(三)在搜集资料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具体包括施工材料合格证和有效的检测报告,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出厂时间、数量及品种规格必须与材料进场的时间相符,特别是水泥经过一定强度检验后,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同时作为重要材料钢材的规格、数量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图片1]
其次,要认真填报相关的资料。在进行填报过程中,要保证规范用表,要求书写规范,要避免出现涂改的情况,保证材料的耐久性。按照规范标准的相应工序验收内容填写表格,要按照不同的监理标准制定不同的资料管理要求,填写报验资料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保证前后一致和内容一致。
最后,收集试验报告。各种试验报告是工程资料的主要来源,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自检、见证取样报告,同时要在每个分享工程和每道工序施工前后都有必要的试验,资料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各种试验,做好实验的记录,保证内容收集完整,使与具体施工的桩号记录、混凝土浇注记录、施工记录等相符,保证工程中的大多数资料都相互联系和相符,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3规范工程项目施工资料的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施工资料的管理部门
施工资料控制分三个等级: 项目经理与分管的生产经理签订责任制; 技术员与项目经理签订定责任制; 资料员与技术员签订责任制。各相关人员也需要签订资料工作协调负责制。只要建设、施工管理人员责任到位, 以及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配合, 真正认识到工程建设中工程资料的重要性, 就不难杜绝资料和进度不相符,资料滞后于进度等问题,方可确保资料的及时性与完整性。
认真贯彻执行新标准新规范
新标准、新规范的颁布是跟随我国基本建设发展的, 所以施工资料管理规程也作了较大的修改、补充。为增强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使其真实的反映工程实体质量与技术管理的水平,统一编制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内容与要求,以及建立真实、准确、完整的工程资料, 需要各级管理部门为施工资料配备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 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具备岗位资格证, 才能从事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与归档工作。
重视工程资料形成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应将资料工作融入在项目实施、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管理工程资料,除项目部开展自查外,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应定期、不定期的结合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文明工地考核、安全检查、贯标等工作,对工程资料形成、管理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此外还应系统性、成套性的做好归档文件的资料整理工作,要求竣工文件的资料以项目幢号、工程标段为单位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为资料管理的高效性、时效性,需制定保证金制度,要求从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有关资料管理部门移交一套完整的工程资料。工程资料移交完毕,再拨付施工单位的保证金。
及时做好工程资料收集与记录
工程资料真实反映了建筑实物的质量情况, 应根据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建筑工程所用的钢材、铝合金、水泥等一些重要的原材料与构配件的质量应检查出厂合格证以及材料取样试验情况。为了防止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收集资料,等到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缺少了某种材料试的验报告或合格证,在承建工程开工之时,管理工程资料应指定专人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及时做好分部分项质量评定等原始记录,使整理资料和工程进度取得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