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LYMEZD
  • 总算懂得如何搞好泵站工程管理

    1如何搞好泵站工程管理

    工程中泵站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整体的质量及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如何搞好泵站工程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施工缝处理。泵站工程围护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时,水池的池壁,隔墙以及其它直立部分,为了避免施工缝,一般采用连续浇筑。两施工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初凝时间,正确掌握二次振捣技术,不仅可提高施工缝的粘结程度,而且可改善混凝土的密实度。即待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后(一般为2~4小时)再振捣一次,然后浇筑下一步混凝土的方法。

    若必须留置施工缝,则宜留在结构物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一般都做成水平的施工缝,可采用如下方法处理:(1)为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应将接触表面清扫干挣,凿毛,并在旧混凝土表面上铺一层配比与混凝土中砂浆同一配比的水泥砂浆,其厚度以下超过2厘米为宜,然后,在砂浆未凝固前浇筑混凝土,则可保证结合良好;(2)承受水压较大或防水要求较高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还需要考虑埋置止水片并认真仔细捣固。

    [图片0]

    混凝土防水要求。在设计和施工中都强调做好结构自防水,并明确抗渗等级要求。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关键是施工时必须确保混凝土密实,控制混凝土不产生裂缝。可从下列各方面着手:(1)水灰比:在不影响混凝土拌和、捣固和避免蜂窝麻面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水灰比;(2)配合比:注意改善骨料颗粒直径,取用台格的水泥砂石材料;(3)施工条件严格注意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捣固等施工过程,并采取有效地养护措施;(4)掺入外加剂:在普通混凝土拌和物中,适当掺入外加剂(密实剂、防水剂、减水剂、引气剂),如掺入3%的密实剂以堵塞混凝土内毛细管通道,掺入引气剂以形成微小封闭孔隙,均可制成抗渗性良好的防水混凝土。

    一般说,水泥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应控制在以下。水泥标号为425号以上,并掺有活性粉细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所选用的水泥以火山灰质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较好。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砂宜采用中粗砂。另外,在混凝土构筑物表面喷涂防护层,也能提高水泥结构的防水性能。

    2排水泵站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水泵类。水泵是泵站的核心,雨(污)水的提升和排放都是由水泵来实现。在多台水泵的泵站,存在着边台水泵的电流高于中间水泵的现象,有的泵站电流高出20%以上,有的泵站还必须先开边台泵,否则边台泵就开动不起来,说明泵站进水扩散的流态不好,配水不均匀、不平稳。有的泵房设置多台泵,但出水池采用了侧向出水,造成远离出口的边台水泵出水阻力大,运行电流高,甚至频繁跳闸。说明泵站出水管布置不合理,水头损失过大,严重影响水泵的运行。水泵在运行时容易出现的主要故障。

    杂物卡阻。水泵在运行中,往往由于进水管线中的垃圾杂物,使得水泵叶片容易被杂物卡死或被木块、钢筋等硬物打坏。在运行中,经常会发现水泵突然跳闸、电流过高、电机堵转、振动过大和发生异响等现象,经将水泵吊起检查发现,水泵的叶轮中或缠有大量的杂物,或被木块或钢筋卡死。对进水管道及进水池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后,基本消除了水泵频繁出现的卡阻现象。

    水泵电缆磨损。污水泵站及大型雨水泵站使用的水泵多数为潜水排污泵和潜水轴流泵,潜水泵的电缆大部分在水中,如不加以合理的固定,在水泵运行时,电缆就会随水泵晃动,时间长了电缆就会被磨破,造成水泵进水或电缆短路而跳闸。在运行过程中,往往由于疏忽或缺乏经验,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而使水泵出现此类故障。因此,在水泵运行中要定期检查水泵电缆的固定情况,防止电缆磨损,影响水泵安全运行。

    [图片1]

    汽蚀。在水泵的定期检修中发现,有的水泵叶片汽蚀相当严重,几乎所有的立式轴流泵都会发生汽蚀,而且有的叶片损坏量达1/3-1/2,叶片磨损后就会造成泵流量减少,震动加剧,严重影响了水泵的正常运行。在水泵发生汽蚀后,应协商设计部门对水泵的运行工况进行复核,测试水泵的运行工况及汽蚀余量是否满足要求。

    3加强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

    提高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观念的认识

    由于水利工程的特点和人们对用水观念的长期误解,使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一直比较落后。一些人只是将水利质量管理单位,看作是一个简单的管理机构,而认为其他关于水利的经营与建设都是国家的工作。所以,对于水利工程运营管理进行改革,必须要改变水利工程的管理观念,将水利工程运营管理真正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不断提升水的价值,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应努力摆脱体制思想的束缚,树立与市场为中心的水利资源管理理念,通过对水利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满足市场对于水利工程的需求,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强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

    首先,作为泵站建设的安全性保障,泵站的工作人员,应具有敬业的职业精神,并保证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工作期间对工作的高度重视,在使用现代化的建设机械设备时,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及工作强度,顺应现代水利工程的全面建设,减少不正当施工导致的严重事故发生率。其次,作为安全运行的主要措施,其管理的职工应具备相应的个人素质,并与建设基础协同发展。通常水利泵站建设的工作场地较为分散,且施工条件较为艰苦,在施工过程中对个人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面对这样的施工进程和施工特点,要加强完善全面化的建设标准,并以此来提高对岗位的建设,通过施工工作的程序建设,完成全面的规范化建设。所以,在聘用人员的过程中,应注重职工的个人文化水平,以此来提高职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再者,泵站作为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过程中的协调工作更不容忽视,不仅需要对其中的安全生产规范进行明确的分工,且应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从而更好地保障生产设备的有序安全运行与生产。而从这一生产工序的发展观念来看,在对相应的安全生产稳定性分析中,需要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整,由此才能够在落实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实现全面化建设。另外,对整体的工程规划来说,抓好管理工作也能够更好地落实其中的管理措施,对泵站的各项生产规章制度也能更好地落实起来。通过对整个工程的严格管理,并加强对运行中机房工作人员的管理,才能完成全面的管理检测工作。最后,针对泵站的运行安全保障,应当落实好维修工作。定期检查电器设备,为后续的长期生产打下基础。对于重要的战略接口,应以电流量通过设备的线路作为最主要的操作方向。同时,对于重点的容易损坏位置,应做好相应的维护保养工作,以保障基本建设的有序推进,并要制定与落实好施工责任追究制度。

    做好泵站施工中的裂缝管理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导致整体结构变化的最主要问题。其中,塑化剂的使用会导致整体结构的全面瘫痪。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地控制水泥的使用规格,并保证维护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止出现散热问题上的漏洞。而对于浇筑问题的调控,应当增强其对周边环境的适应性。通过当地的气候分析来完成对施工环境的调控,这样也能保证施工后的建筑稳定性。在施工后的5~7d内,每隔4h进行一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检测,在时间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测,并确保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之间的差异不超过25℃,以减少温度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重大的建设项目,关系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安全。所以,在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一定要严格把关,保证泵站建设的整体质量。而对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是保证水利工程安全施工及泵站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所以各个部门应重视安全监理工作,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使得水利工程的监管工作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此外,建立合理的监管制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质量为根本、监督为手段的工作思路,规范建设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惩泵站建设领域的不良行为,最终保证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安全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