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直接关系到发承包双方的经济利益,涉及业主投资效益和承包人经济效益,因此解决工程结算审核中的常见问题,做好结算审核把关,是工程建设各方共同关心的大事。 那么工程结算如何管理控制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合同问题解决:
进行结算审核前熟悉合同条款,首先核对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做到闭口合同不留活口,开口合同明确结算要求。对合同中的变更条款、结算办法、计价依据等仔细研究。
注意合同中的风险包干范围。对于属于承包人风险范围内的,并计取了一定风险费用的项目在结算时不得计入工程结算价款。
对于固定总价的项目,在结算时包干部分不再调整工程造价,只对有设计变更或非承包人原因另外签证部分追加合同价款。
注意合同中约定的优惠条款,审查时应复核承包人是否有按合同约定进行相应优惠处理。
资料问题重点关注:
竣工图绘制的准确性。可见项目可通过现场实测实量方法核实,隐蔽项目可通过查隐蔽验收资料等办法核实。
对于变更、签证真实性辨别可分两步进行。初步判断关注资料是否为复印件,笔迹或着色有无存在明显差别或拼贴痕迹。
[图片0]
深入判断可注意是否存在以下现象:
①单向变更:工程变更一般都遵循有增必有减的规律,而不会总是有增无减。比如基础换填改用塘渣,那就意味着原设计灰土取消。承包人在结算时只报塘渣费用而不扣减灰土的费用就有问题。需注意的是,有时候结算变更虽然有增也有减,但只减小的不减大的、只减明的不减暗的、减而不全。
②因果关系不成立:按时间顺序对相关资料尽心专题收集,梳理因果关系,判断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否能够成立。比如某管线工程施工签证资料显示挖管沟,另增加淤质土管沟,石方段管沟,结算时按签证共计入管沟。经查该管沟设计长度和竣工验收长度均为,可见签证存在问题。
工程量审核办法:
目前对工程量的审计方法较多,如全面审计法、标准预算审查、对比审查、筛选审查、指标审查、重点审查等。可根据工程特点和审核时间、任务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
如工程项目多、审计量大、审计专业人员少,工程结算审计多采用指标审查法。即利用材料消耗指标(平方米材料用量)来计算工程量。这种方法在民用建筑工程中较为适用。民用住宅楼在层高、墙厚、装饰等方面一般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每平方米材料消耗指标一般不会相差悬殊。根据这一规律进行比较,便容易找出建筑工程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假如经对比发现各项指标出入不大时,就不必在该项目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各项指标出入较大时,则需要重新计算各项工程量,进行细致审查。采用这种方法,审计人员必须注意工作经验数据资料的积累,测算好相同结构类型工程的各项数据指标,供以后对比参考。
另外审核中还应关注工程量计量单位是否定额与清单一致。定额中的计量单位为物理计量单位,如10m、10m3,一旦疏忽会导致工程量成倍加大。
2加强工程结算审核的管理和控制
规范工程变更管理程序,做好工程变更单价审核
工程变更是指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前期未能预测到 受当时客观条件限制或考虑不周而引起的设计变更 合同变更,主要包括工程量变更、 工程项目变更、 进度计划变更 、施工条件变更以及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等承包合同规定的项目可按常规进行审核
而要把一些非预期的动态项目证明资料(技术联系单、设计变更单、现场签证单)作为审核的重点,要认真仔细的分析其客观真实性,不能看到变更单、 签证单就照套不误, 总结几年来决算审核工作实践,要挤掉决算中的水分,防止工程造价虚增,确实降低工程成本,各种变更单 、现场技术签证费用的计算格外的重要。 尤其是在一些设计深度不够 、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工程项目中,设计变更十分频繁 现场突发事件概率大大增加,各种技术签证不可避免,因此,对工程变更,要做到规范管理客观公正、合理合法。
[图片1]
以工程施工合同为依据,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结算审核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力、义务关系订立的合同内容从双方的责任、施工组织设计、工期、 合同价款支付、材料及设备供应、工程变更、竣工验收到竣工结算都作了明确的约定,是竣工结算的主要依据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规定
进入工程决算审核阶段,有的建设单位有能力和人员进行工程决算审核(内部审核),有的建设单位由于人员少或审核工作量大,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工程决算审核(即社会审核),但无论什么形式的工程结算审核,都必须以工程施工合同为依据,在时间上必须遵守合同中规定的结算时间。对于合同中没有规定的新增部分,对照竣工图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依法进行审核,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客观公正、有效控制。
3工程结算审核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市政工程结算审核工作的复杂性和繁琐性比较明显,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结算审核人员自身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施工现场的建设中。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并没有与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配备大量的施工资料,必须要亲身参与到施工现场中。然而审核人员的资料大都是从其他单位中获取的,并不注重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仅仅对资料上的一些简单数字进行核实,很难保证良好的工作质量。
(二)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
针对工程结算核算的流程和制度来分析,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点和空白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严重缺失,工程变更的审核力度明显不足,也没有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工程造价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但是,一些工作人员对结算审核漠不关心,在出现问题时,由于缺少制定完善的制度,很难加以严惩,进而严重威胁着工程结算审核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清单工程量与消耗量较为混乱
这种现象大都会发生在土石方工程和楼梯面项目中,土石方在开挖现场签证量结算中,经常照搬照抄已经标价工程量清单中的部分内容。同时,在地下管道隐蔽工程中,管理人员的变动比较频繁。基础资料较不完善,隐蔽工程和地下管道线变化比较大,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增加了维修和改造的实施难度,经常出现“滴”、“漏”等现象,这也是影响清单工程量与消耗量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