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于是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变成了每个作为父母都想去做的事情了。到底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相处的更融洽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相关内容。
学会引导
家长的功能不是阻碍孩子的某项发展,而是需要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在生活中的时候,孩子出现问题,家长没有必要臭着一张脸,去大呼小叫,而是耐心引导,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为这个过程,他会有思考,反而比你强迫的接受来得更久。
陪孩子玩
孩子的内心世界真心没有那么复杂,想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与孩子一起玩他们那个年龄该玩的游戏,或者是陪孩子一起思考解决一个问题,在玩和思考的过程中,让孩子把心里想的都表达出来。这样,孩子会接受一个愿意和他玩,愿意陪他解决问题的家长。
[图片0]
赞扬孩子
赞扬孩子的过程,实际上是许多家长都应该掌握的。多赞扬孩子,孩子就会更加爱你,喜欢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为孩子相信谁对他好,他就会对谁好。但是赞扬孩子的度要把握好,不是孩子做什么事都表扬,而是孩子在某件事上有了进步的时候,才可以表扬。
2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
对孩子要诚实守信。孩子的世界虽然说是单纯的,但是如果你要是欺骗了他的话,那么他也是会记住你的,即便是他嘴上不说,在他的心里你就是一个骗子,不值得信任,所以说,你要对孩子讲信用,对孩子做出承诺就要遵守,这样孩子才会将你当成值得信任的人,你才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的和孩子沟通交流。
孩子是要哄的。对孩子不要使用暴力,小孩子一般都是很乖巧的,只要你告诉他一个道理,即便是他现在还不理解,他也是会记住的,会在以后的很长一段岁月里按照你的道理来做事的。而如果你使用暴力的话,虽然会让孩子现在按照你的说法去做,但是你不可能赢得孩子的认同,只要有机会,他还是会反抗你的。
宠爱孩子要有度,对小孩子宠爱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够太过了,如果你顾偶遇宠爱孩子,会是孩子养成一个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性格,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过分的宠爱下,孩子事事顺心,要什么给什么就会让他迷失自己,当他在有一次想要一样东西没有得到的时候,就会给他的一种世界抛弃了他的感觉而怨天尤人,这对孩子的成长史极为不利的。
3怎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鼓励
家长不要总是指责孩子,摧毁他们小小的自信心。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不断的鼓励,家长的鼓励可以带给孩子荣誉感和自信,促使孩子积极向上。家长可以多运用“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你真棒”“妈妈觉得你肯定能行”之类的词语。孩子得到了家长的肯定,自然就愿意与家长交流了。
关心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好多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纽带。不管工作再忙,多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爱你”,要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不容易,体会到家长的爱,这样孩子才能理解家长,不排斥与家长交流。
[图片1]
投其所好
与孩子做朋友,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适当的给予鼓励。选择一些可以一起参加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肢体接触融洽亲子关系。比如孩子想学轮滑,家长可以跟着一起学,一起探讨轮滑技巧,这样距离自然就拉近了,自然就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4父母如何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首先,要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要了解本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教育类的期刊,杂志,文章。当然,纯理论的东西也有,但这些东西消化起来可能会比较难。
一条比较容易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的老师多沟通,向老师咨询。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没有比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这方面,可就没有捷径可以走,唯一的方法就是观察和交流。
观察孩子平时的言行,你会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同时,与老师积极交流,把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在家的表现结合起来。观察要全面,立体,这样对孩子的了解才是立体的,不会以偏盖全。
再次,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学会换位思考,是了解孩子的捷径。了解是走进孩子内心的基础。但是,只凭了解,是不能走进孩子内心的。重要的是和孩子沟通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