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培训网GEZYDK
  • 总算明了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造价过程管理

    1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造价过程管理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并且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使工程造价管理以人为本,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成本,最后能让施工双方互利共赢! 那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造价过程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项目投资决策及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决定建设项目必要可行实施的一种选择。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是使项目总投资控制在计划投资之内,通过各种手段使设计的建筑物产品造价构成合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分配资金、使建筑物各组成部分功能与成本匹配,主动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消除差异,使设计能较好的体现技术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投标报价及评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高效手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颁布实施后,招投标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更加规范化、法制化。在评标阶段甲方应对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查。只有做到清楚了解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基本数据的底数,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在评标和合同谈判中沉着应对。另外,审查投标文件和评标时还应具备识破投标单位在投标中惯用的一些手法的能力,常见的方法有:巧立名目,高套定额;提高计费标准,扩大取费范围;施工单位采用不平衡报价法等。

    [图片0]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筑项目的施工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重要阶段,此时也是受政策性影响和材料设备价格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的阶段;同时,也是致力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方法造价控制与执行的最重要阶段,因此,对此阶段而言,有效执行和监控就成为第一要务,有效地执行与监控的方法有:尽可能减少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防止少数垄断性行业任意抬价;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现场的第一手实际发生情况;对承发包阶段与合同价款的确定与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进行有效监控。

    2工程造价管理完善对策

    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对于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所产生的问题,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完善预算编制,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的精准度。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完善:第一方面,预算编制人员要了解施工材料在市场的行情,掌握不同规格材料的基本价格,对于同一材料要通过对比不同的市场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成本;第二方面,预算编制人员要熟悉掌握整个工程情况,做好准备工作,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预算编制,其中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勘察、施工设计、施工方案都要进行研究与掌握;第三方面,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理解工程图纸的设计意图,做综合性分析,对工程量进行仔细计算,防止发生失误。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促使预算更加精准。

    完善造价管理体系

    完善造价管理体系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及获得最大效益有重要意义。首先,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就应该充分意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履行自身职责;其次,对管理部门进行改革,精简管理工作部门,实行统一管理模式,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然后,建立监督造价管理体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或者管理者互相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保证严格遵守该制度,对工程造价中计价、预算以及决算等工作内容实施有效检查与监督,达到科学监管的目的;最后,建立一定的奖惩措施,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要做到责任到人,对于违法违纪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对于有贡献的管理人员作出鼓励,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完善造价管理体不仅有利于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还有完善了企业体制,有利于企业获得良好收益。

    [图片1]

    加强施工阶段质量成本控制

    对于施工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合同不严密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合同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合同履约跟踪检查、监督制度,提高合同履约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巩固招投标的成果,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对于工序安排不当问题,需要有关人员提高人力管理能力,采用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使得安排合理,不延误工期,保证工程有序进行。对于工程设计方面,加强实地考察,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聘请专业设计师来完成,尽量在施工之后不做修改,对于擅自扩大、缩小建设规模,提高、降低设计标准,增加、减小建设内容等情况,进行严格管理,避免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防止出现返工的情况,增加施工成本。

    3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途径

    明确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职责

    工程造价管理一直是国务院建设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长期以来,各地工程造价(定额)管理机构受本地建设行政部门委托,承担了工程造价(定额)的行政管理职责,为发挥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益,维护工程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对促进我国工程建设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建设行政部门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应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明确定位工程造价(定额)机构的职责,更好地发挥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建设活动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引进新理念,促进观念更新

    在我国的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往往由于业主和承包商之间作为完全对立的利益主体,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矛盾突出,虽然有各种相关的计价规定、定额和管理办法等,但对文件的解释和理解难达成共识,合作关系紧张,给工程结算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人们从单纯的合约关系,发展为对双赢理念的认同。所谓双赢,即合作的双方(或多方)通过共同合作实现各自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赢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双赢理念,即投资者达到预期收益,承包商获得合理的期望利润。达到双赢,对投资者和承包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实现双赢,投资者与承包人不单纯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具有了共同获利的合作关系。

    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

    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明确工作机制、职责和任务,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保证造价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发挥造价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强化施工合同和工程结算备案的监督管理,完善信用档案管理和诚信公示制度,加强工程造价技术咨询管理和造价纠纷调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建设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同级政府、财政部门、机构编制部门的支持,做好造价管理工作经费的保障工作,确保管理工作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