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时我们国家建筑工程行业去的质量成果的主要环节,施工现场的管理办法,直接影响到了施工质量的高低,那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施工全员的安全意识。在安全培训过程中,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使其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使施工全员对工程质量和进度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就是选派安全管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调研,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区域进行明确的划分和认识,及时的找出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并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邀请专业人员加强安全操作规程的讲解,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与监理方最好一道选派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每一道施工环节进行安全生产指导,保证每一环节施工的安全。
[图片0]
建立安全制度。在市政道路和管道施工项目中应同施工,监理,设计代表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完善各自分管领域的岗位安全工作责任制。攀登和高处施工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特种机械操作人员,现场指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施工前,要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对触犯安全条例的违规行为,项目部要坚决予以责令立即停工整改。直到整改结束后方才能进行施工,从而确保工程施工全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管理的问题
质量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建设项目不断增多,规模也不断加大。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目前,较大部分的建设项目按相关法规要求已实施招投标,但是中标后部分承包商又私下转给另外的承包商来具体施工,这样就出现了利润被摊薄甚至负利润承接工程。他们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虽然法规明确规定不能转包和违法分包,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很难确证。最近几年,商品房项目越来越多,交房后也出现不少的质量安全隐患,对于这些问题,业主只能要求开发商及施工单位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修复,修复后也容易出现反复,如屋顶或卫生间渗水、楼板裂缝、外墙渗水等问题。工程监理虽然也贯穿着工程建设全过程,据调查,监理制度并不是非常完善,建设项目仍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
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
我国现代建筑行业虽然逐渐实现机械化操作,但建筑工程项目中很大部分内容,还是采取人工操作的方式。建筑工程的本质决定了施工过程属于一个劳动力集中型的产业,仍然依赖施工人员的技术、体力来完成一项项机械不可弥补的操作。据调查发现,处于一线建设的建筑工人及施工班组大部分属于农民出身,自身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导致建筑工人的质量安全意识较差,缺乏科学合理地操作技能,同时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不能满足实际操作需求。大部分的建筑工人是凭着经验在作业操作,不能很好的管理和建设工程项目。我国仍然非常缺乏综合能力高,专业技术强的建筑工人。
[图片1]
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主导着社会的发展,同时建筑行业也进入到了白热化的市场经济时代,其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本地项目都是由外地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承接,项目部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或监理工程师长期不到岗履职,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长期不到位,严重影响到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对于这些问题,建设主管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办法规定,提出应对措施,虽然对以上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仍然出现部分建设项目管理人员不到岗履职现象。此外,有些项目管理人员虽然按规定到岗履职,由于自身管理水平低、责任心不强,因此也出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不到位现象。
3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1、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的成本责任制,完善企业立法。根据每个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具体情况,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把目标建立在项目上,使成本控制目标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落实目标成本的责任并使目标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是明确承包人的责、权、利,企业在与项目经理签订经济承包合同时,必须确立目标成本和责任,落实承包人的责任和权利。要建立完整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完善企业经营、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定额、核算、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实施考核细则。”
2、把握工程特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企业经营要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条件、合同成交约定等承接工程和承建工程的源头抓起,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工艺特点,结合企业现有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可能规范内最大程度更新提高动能等实际情况,修改并完善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选用经济、合理、较为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全过程,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流水作业,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成本支出“把握成本控制目标”。
3.基层一线的安全管理人员更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认真履行神圣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职责,负责对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教育和指导等安全工作。并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经常巡视监督检查施工现场,采取月检、周检和不定期的巡回检查及专业性检查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检查施工现场的违章现象和不安全因素,检查施工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方案及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班组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和自查自咎,定期检查整改记录,职工安全教育活动记录等,促使安全检查管理形成一条龙的保证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同时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大力奖励和表彰安全生产工作突出的企业和个人,严肃查处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信息记录。
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机械及电气焊等特种作业工种等须由有资格证的专业人员操作,尤其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项目施工时,要加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如脚手架工程、现场临时用电以及高空作业中的悬空作业、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平台作业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可靠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要重视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和运用安全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建立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的限制、淘汰和禁止使用制度,经济发达地区要率先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