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风险建设面对的形势相当严峻。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有效预防腐败的手段,那么如何防控工程管理腐败风险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提高针对性
纵观工程建设领域,之所以出现腐败现象,有其主客观根源。客观上,工程建设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个别实力较弱的队伍为达到中标的机会,会采用各种不法手段达到自身目的。主观上,少数利益熏心的人,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产生畸形的价值观,进而会在工程建设领域进行权力寻租,走上腐败犯罪之路。因此,廉政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把廉政教育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常念“廉政经”
地铁集团班子成员要先学一步,对当前中央、省、市所规定的有关廉政防控的规定进行系统学习,尤其要深入学习有关对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的处理解释,做到知其理、懂其规,自觉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同时,要在集团上下全面开展系统的廉政教育,通过开展“一案一议、以案说纪”活动和各种警示教育,做到廉洁“经”常念,廉洁“规”常看,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使全体人员从案例及剖析中汲取教训。
[图片0]
大造“廉洁势”
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和落实廉洁文化建设,努力使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工地、进生活,积极推进廉洁文化的不断创新。要充分发挥集团部门和各参建队伍的积极性,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廉政文化建设。要通过开展征集廉洁警言警句活动、设置反腐倡廉宣传橱窗等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营造廉洁氛围。要把反腐败工作的着力点由事后向事前推进,变事后惩戒为事前监督,变被动查处为主动防范,做到防范在先、关口前移,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2重视廉政防控工作
全程渗透
地铁集团的职能涵盖建设、运营、投融资和资源开发四大方面,而每个职能又与社会资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仅在土建施工阶段,就涉及规划、设计、监理、施工等多方单位,任何环节廉政防控出现问题,都将对大局造成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党风廉政防控决定着地铁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廉政防控必须渗透到每个环节、每个节点,并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手段贯穿始终。
谨慎用权
地铁工程建设需要注入巨额建设资金,地铁集团的各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或多或少地拥有一定的权力,可以调度运作多种资源,分配和掌控着各方的利益,这对于那些意识不健康的人来讲,无疑充满着诱惑,如果教育跟不上,制度不落实,管理不严格,必将助长以权谋私思想的滋生。因此,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坚持把教育与监督、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着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管,促进权力正确行使和运用。
[图片1]
常抓不懈
要认识到党风廉政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要清醒地意识到,地铁工程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落实反腐倡廉工作的过程,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把党风廉政防控作为地铁工程建设的前提,成为一切具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健全电力 企业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建设
第一,加强廉政教育,采取措施主动防范。
我们要从日常工作入手,切实开展对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要落实好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党员干部日常的纪律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
“倡廉洁、树清风”全国优秀廉政公益广告展播活动自去年底启动以来,《李雪健篇》、《林丹篇》等一些主题鲜明、创意新颖、制作精良的优秀廉政公益广告在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进行了大规模、多层次、高频次的集中展播。此次展播活动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收听收看这些优秀节目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适合自己企业的宣传形式。我们应该积极利用企业网站、展板、宣传手册、手机报、楼宇电视等手段,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为目的,广泛的宣传廉政建设,起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作用,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有力提振社会群众对反腐倡廉的信心。
积极创新廉政教育形式,探索党课倡廉、读书思廉、环境促廉、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纪录片,反面典型警示纪录片,参观监狱等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廉政教育渗透力起到警示作用。
第二,建立预警机制。
通过领导干部“一报告两评议”、干部考察、述职述廉、责任制考核、民主生活会、执法监察、巡视、检务督察、审计、信访举报、涉检网络舆情、查办检察人员违纪违法案件等,全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定期进行排查分析、研判和评估,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限期整改等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化解廉政风险。同时,要加强对有关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舆情信息的收集报告、分析研判,周密制定和果断实施应对处置方案,及时主动化解风险矛盾。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
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成效,取决于制度的制定,更取决于制度的执行。首先要严格规范权力的运行。企业特别重大的事项,必须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作出决定,一定要杜绝少数人说了算的情况,保证决策的民主、科学和规范。二是要规范财政制度。要严格财经纪律,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加强对“三公”消费的控制,可以定期对“三公”消费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不断完善采购过程管理,防止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完善电费征收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堵上电费损失的漏洞。三是完善干部人事制度。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推行党员干部廉政“一票否决”,加大群众监督力度。